】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非遗传承人熊松涛:传承好老祖宗的技艺
http://www.CRNTT.com   2021-01-18 13:59:12


  中评社北京1月18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提起景泰蓝,那可谓是大名鼎鼎。景泰蓝即铜胎掐丝珐琅,它位于“燕京八绝”之首,清末有诗曰“就中绝技高天下,压倒五洲景泰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北京京郊靛庄花丝厂内,笔者见到了“熊氏珐琅”的第三代传承人熊松涛先生,听他讲述自己和家族的非遗传承故事。

  熊师傅今年44岁,从事景泰蓝技艺传承工作已经20年了。他的掐丝珐琅表盘工艺填补了国内珐琅腕表和收藏界的一项空白,曾多次参与国家重大外事活动的国礼制作,他的作品《吉祥八宝孔雀瓶》等在国内外的比赛中屡获大奖。

  清朝设置手工坊来给宫廷制作珐琅器,熊师傅的祖父将这项宫廷技艺传承给熊师傅的父亲。1969年靛庄花丝厂成立,熊先生的父亲成为厂子的主要负责人,在厂里工作了50多年。

  熊师傅从小便在厂里长大,对景泰蓝技艺十分熟悉,直到大学毕业后他才下定决心要传承好这项技艺,“不能让老祖宗的技艺在咱们手里断送。”

  在熊氏珐琅馆里有一件特殊的展品,它是由废弃的表盘构成的。“珐琅表盘的废品率为90%甚至更高,我把这些废品二次创作,也算是不浪费。”熊师傅笑眯眯地向我们介绍。据他回忆,这些废品的总重量可达几百斤。

  实际上,景泰蓝工艺复杂而繁多,只要有一道工艺稍有差池,这件作品便会成为废品,“我们绝不允许一件废品从厂里流出去。以前有人想收购我们的废品再转手卖出去,我们都拒绝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