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旧址”与“新馆”两翼齐飞
http://www.CRNTT.com   2021-01-30 12:48:06


  中评社北京1月30日电/据新华社报道,红墙,白窗,这是天津外国语大学校园内的一座三层小楼,这座看上去有些“简约”的古朴小楼其实并不“简单”,它是北疆博物院旧址,也是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

  走进这座小楼,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模型、“河套人”牙模型、王氏水牛化石、手绘北疆植物科学画等珍贵展品,一件件呈现在眼前,令人目不暇接。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长张彩欣介绍说,北疆博物院由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14年创建,由北楼、陈列室及南楼组成。南北二楼以通道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工”字形格局。它是我国早期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历史文献完整保存至今的博物馆,是中国早期博物馆史上的一座“活化石”。目前,馆藏各类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历史民俗文物20余万件。

  1938年,因战火等原因,北疆博物院进入了长达70余年的沉寂与蛰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那些昔日的烜赫渐被时间磨蚀,成为如今的神秘与未知。但幸运的是,北疆博物院连同那些从数千万年前到数百年前的化石标本一起,都被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为了让北疆博物院以完整面貌面向社会开放,2015年底,北楼及陈列室进行修缮和陈列复原,2016年1月向公众开放。2018年10月,南楼修缮一新后开放。北楼以藏品展示为主线,侧重展示北疆博物院藏品门类,南楼则更多地侧重于人文精神展示。

  出于对建筑本身和藏品的保护,自开放以来,北疆博物院就实行预约开放,每天接待观众200人次左右。“震撼”“不虚此行”是每一位来这里参观的人的共同感受。

  “桑志华不仅留给我们一大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藏品以及大量珍贵的文献、手稿、照片等资料,更给我们留下了跨越地域、人种和宗教,殚精竭虑、甘于寂寞、百折不挠的求索精神以及坚韧不拔、执着奋进、钻坚研微、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位观众在参观后写下了这样的留言。

  “桑志华和他的团队在科考历程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张彩欣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