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准噶尔盆地深处的坚守
http://www.CRNTT.com   2021-02-01 16:06:40


  中评社北京2月1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千里冰封,积雪盈尺。寒冬腊月,新疆准噶尔盆地深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已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

  茫茫雪原上,一串串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脚印,仿佛刻写在大地上的诗行。这是新疆油田一线职工的足迹,他们用辛勤付出,唤醒了脚下沉睡的油气宝藏。

  “如果没有油气开发,肯定不会有人常驻。”伴随着“咯吱咯吱”的脚步声,陈连武走在巡检路上,身后留下坚实的脚印。

  可别小看这一趟趟巡检,即便一个小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都可能会对下游供气造成影响。在每次巡检前,陈连武总要在心里对各项流程打上一遍遍草稿,确保工作安全无误。

  陈连武的工作所在地叫克拉美丽,是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主力气田。这个浪漫的名字是哈萨克语,译为“黑油山”或“黑色大地”。2008年10月,首批新疆油田职工奔赴克拉美丽,在亘古荒原留下了拓荒者的足迹,拉开了开发这座大气田的序幕。

  地处沙漠腹地的克拉美丽气田,冬季气温最低可降至零下45摄氏度,夏季地表温度则高达50摄氏度。

  在冬季用气高峰期,员工常在户外连续工作数小时,疏通冻堵管线。“其实,这里生产生活条件还不错,只是需要对抗寂寞。”采气工彭万里说。

  随着生产技术进步,生产环节所需人力越来越少。“我们这是1人站,与同事倒班值守,还有无人站。”正在值班的刘卫军告诉记者。在克拉美丽气田滴西12采气站,雪地里的脚印很深,因为采气工值班时几乎都走同一路线。“每天开采3万多立方米天然气,可以供两三万户用气。虽然只有1个人,工作却关系到千家万户。”刘卫军自豪地说。

  “这里只有同事,基本见不到油田以外的人。”准东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8号计量站也是1人值守,负责13口井的计量等工作。计量工古丽扎尔·热合曼的家在180公里外,每周末才回去一次。“我热爱这份工作,从没后悔过。再说,总得有人干呀。”她的语气平和而坚定。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