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精准施策推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1-02-11 09:24:59


 
  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亟待提升。除了极少数龙头企业外,中国大量传统制造业企业还处于工业2.0(机械化)至3.0(自动化)区间的水平上,在工艺水平、精益制造能力、质量管控能力、设计能力、持续技术改进能力等方面,均与日本、德国等制造强国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尽管我们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但许多企业既对成熟的先进适用技术不了解、不掌握,也缺乏与先进适用技术相匹配的管理能力。

  共性技术研发与扩散服务体系较为缺失。多年来,中国十分重视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但无论是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还是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都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新兴技术领域,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缺乏布局且投入不足。在推动技术扩散方面,中国已建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但仍难以满足广大企业的需求。同时,一些部门注重支持先进技术及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于成熟先进适用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的关注和支持都不足。

  人才缺乏问题凸显。目前,不仅高层次研发人才、高技能技术工人与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缺乏,而且一线熟练技工也日趋紧缺。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工资水平在国民经济各大行业中处于中低水平,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不强。进一步看,现有教育体系对培养高技能技术工人与工程师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也不高,在相关人才的供给上明显不足。

  关键是抓住痛点精准施策

  文章指出,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强化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是避免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快下降的重要手段。而中国庞大的市场体量、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也为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更是为传统制造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以此支撑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发展,应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发展,需抓住痛点精准施策。

  一是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业政策,注重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之间的平衡。我们推出的产业政策,需着眼于促进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应避免向高技术产业过于倾斜的情况。产业政策投入的重点方向,应转向促进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与技术能力的积累。政策资源需更多向公共科技服务体系侧重,支持其进行研究开发、技术扩散以及为企业提供其他技术服务的活动,支持其与企业的合作研发活动。

  二是加快建设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提升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与效率。可借鉴国际上的成熟经验,根据中国的产业发展实际,进行适应性制度创新,设立高水平的工业技术研究院,推动传统制造业基础技术与共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考虑组织认证专门的、具备丰富生产管理经验和现代工艺知识的专家队伍,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质量管理、现场管理、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咨询与培训,让企业能够更快速获得成熟先进适用技术及相应的管理咨询服务;创新运作模式,帮助企业掌握成熟的先进适用生产工艺、自动化技术或柔性生产技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能力,帮助企业更为务实有效地提升技术能力、效率与竞争能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更多采用成熟的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开发和推广先进、经济的适用性技术。

  三是加强对实用性技术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全面提升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质量,推动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化工程师与高技能工人的培训,鼓励和支持一流大学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工程师,鼓励企业优秀的高级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优化学科与专业设置,加强制造工艺工程学科的建设;等等。

  此外,还需改善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在进一步减税降费、稳定环境管制政策等方面切实发力,为传统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和稳定的环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