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月球“土特产”亮相,哪些成果值得期待
http://www.CRNTT.com   2021-02-28 23:07:27


  中评社北京2月28日电/据光明日报报道,2月27日上午,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在国家博物馆与公众见面。那么,月壤研究为什么重要?美国和苏联都曾取回过月壤,并研究了几十年。我国的月壤研究又期待取得怎样的结果?

  1、遥感等方法也能获得月壤信息,月壤样品的研究有什么不同?

  探月工程的实施,让我们对月球的了解更加深入。例如,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带回的数据就让我们获得了关于月球背面和表面地质过程的重要信息,对月壤的形成过程有了新认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林红磊和研究员林杨挺等,通过对探测数据的研究认为,月球上的“碎块”坑可能是被胶结的月壤团块砸出的小坑,而非陨石撞击形成的坑。

  与这些研究相比,月壤样品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组织对月球开展过几十次遥感探测,“这些研究也能取得一些结果,有些结果还非常不错,主要是加深对整个月球的全球性认识和理解,嫦娥五号采样点也是在前期遥感探测、着陆器无人探测等的基础上确定的”。但这些研究都没有取得月壤样品,因此得到特定地区的详细信息是有限的,“中国科学家拿到真实的月壤样品,在实验室里面进行微区、微束、微量分析,根据即将获得的精细而全面的分析结果,我相信会得到更丰富、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也可以验证之前的遥感探测结果,与其他地区采集的月球样品和月球陨石进行互相对比,这些科学研究工作对认识月球很有帮助,对以后的探月任务也有很强的指导性”。

  记者了解到,研究月壤样品不仅可以认识月球目前的状态,丰富人类对月球的了解,进一步揭开月球的起源之谜,了解月球演化历史中的关键阶段,让我们对月球的起源和演化有新的认识,也将修正和提升我们对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地球和行星的相关知识。同时,月壤样品的研究也可以为后续月球科研站建设和人类登月作准备。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0年12月19日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移交存储在国家天文台月球样品实验室后,研究人员已完成部分样品的分类、样品分样、部分物性测量和矿物化学分析等。目前,科研人员还在继续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取得的数据将对外开放共享。据介绍,月壤未来将按相关规定向全国科学家开放研究——经过申请,国内具备研究能力和资质的科研人员可利用各类专用仪器设备,对月壤进行更深入的实验分析。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