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夏正林:香港应及时制定国民教育条例
http://www.CRNTT.com   2021-03-15 00:15:09


 
   国民教育条例应该指引优化以下内容:

   1,中国历史的教育,树立正确的国民历史意识

   认识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历史课”应被确定为全国性的核心课程。在条例中出台国家历史学科标准,以条例的形式规定各级各类的学校都必须开设中国历史课程,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历史教育还要强化有关中华文化的学习,让香港学生更能欣赏中国传统价值、美德、哲学、艺术等,以文化作桥梁培养学生身份认同。 

   2,宪法与基本法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法治观

  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区基本法教育,建立年轻人的守法意识是学校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重要部分。除了让学生认识《基本法》的条文,还要瞭解“一国两制”及《基本法》的由来及争议,让学生明白现行制度如何维护香港的利益和繁荣安定。透过比较中国公民与香港永久性居民当中的中国公民的权利及义务,更可以令学生全面认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国家方针。 

   3,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教育,树立正确的香港的发展观

  这方面重点在于作为中国人如何认识中国在这个时代和这个世界的角色,以及它在世界政治和发展中的作用。过往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发展路径令人难以理解,甚至觉得不可思议,当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外界往往以西方的发展历程,分析中国的现况与将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后,应该建立中国的“话语体系”,修订相关教程,帮助学生正确瞭解香港、国家和现今世界的状况,瞭解内地的改革开放,以及大湾区的规划,从而树立香港要与世界对接,更要与祖国对接的发展观念。

  《国民教育条例》应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置“香港学生到内地的交流”活动并提供相应经费支持,让学生能够拥有亲身经历,从而对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发展有更深刻的思考与知识转化。 同时《国民教育条例》应该容许各级各类学校为非中国公民的学生,调整国民教育课程内容,以尊重不同文化及传统为起点,培养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认识中国国情,成为关心社会的香港居民。

  (作者夏正林,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香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