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习近平踏访武夷山,为何关注这些“园中之园”
http://www.CRNTT.com   2021-03-23 16:21:34


朱熹园(总台央视记者王朋、孙开彦拍摄)
朱熹园内(总台央视记者杨松涛拍摄)
张建光先生(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陈列在武夷精舍的古书籍(总台央视记者杨松涛拍摄)
陈列在武夷精舍的书法作品(总台央视记者杨波拍摄)
2002年4月8日,习近平在南平邵武市和平古镇考察。
瞰福建。
 
  朱熹园:朱子理学 一窥堂奥

  在武夷山,你既可以领略世界遗产的奇秀风光,又能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

  1999年,武夷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一项重要评定依据是: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朱子,就是与孔子并称的儒家思想代表者——朱熹(1130—1200)。在他的71年生涯中,有40余年时光是在闽北和武夷山度过的。

  3月22日,习近平考察了九曲溪畔的朱熹园。800多年前,朱熹就曾在这里讲学授课、著书立说。朱熹园又名武夷精舍。从地图上看,它坐落在九曲溪第五曲的沿岸。正如朱熹所作《九曲棹歌》中“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所描绘的那样,伴着微风徐徐、书声琅琅,朱子理学在这里播下思想的种子。

  作为复兴儒学的领军人物,朱熹以书院为阵地,宣扬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把我国书院文化推到了顶峰。从江西白鹿洞书院,到湖南岳麓书院,朱熹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武夷精舍是朱熹回到家乡后一手创建的书院,这里也是他完成《四书集注》的地方。

  当天在武夷精舍为总书记做讲解的,是65岁的福建省文史馆馆员张建光。

  朱熹被称为孔孟以来儒学的集大成者。对传统儒学经典进行重新整理,是朱熹人生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他着力推广“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新儒学得到了最大范围的传播,极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如今的武夷精舍是2000年按清代“武夷精舍图”在原址重建的。这里还精心保留着两堵20多米长的土墙,它们是1717年清朝康熙年间最后一次修缮的遗迹。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列举了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产生的一大批思想大家,其中就包括朱熹。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引用朱熹的论述——

  2014年1月,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引用朱熹《论语集注》里的话——“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2016年1月,他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引用朱熹《答或人》中的语句——“穷理者,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者而已。”

  去年1月,他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引用朱熹《论孟精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

  总书记还多次引用最能代表朱熹“民本思想”的名言——“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武夷山是习近平此次福建之行的第一站。透过他考察的“园中之园”,可以看见他对曾经工作17年半之久的八闽大地一以贯之的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启示全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看懂福建,看见中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