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当狗不理憾别过去,百年老店们都该想想未来
http://www.CRNTT.com   2021-04-01 09:20:04


  中评社北京4月1日电/卖包子的狗不理现在过得不大好,“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门店停业”登上热搜。据北京商报报道,狗不理回应称这是结构调整。但这毕竟意味着曾经风光无限的狗不理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从北京市场上消失。

  随着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门店停业,持续近一年的狗不理差评风波似乎也有了答案。去年9月,一位博主发布狗不理包子王府井总店的探店视频,表示给打差评,狗不理包子迅速因“难吃又贵”冲上热搜。店铺的一系列操作让食客们大感失望,声明视频侵犯名誉权,要求有关人员道歉,还表示已报警。之后该声明及发布声明的账号均被删除。不久,狗不理集团声明,宣布解除和这家店的加盟关系。

  此次风波以后,狗不理在北京的境遇每况愈下,最后一家门店的停业就是最直观的体现。

  危机其实早就埋下。在某点评网站上,“狗不理包子(王府井总店)”是个奇葩的存在,顶着百年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却常年处于近乎垫底的位置:星评只有两颗星,330条评价几乎都在吐槽“难吃、太贵、服务差”。

  一家老字号加盟店,获得的评价却如此不堪,不知狗不理的管理层如何坐得住?毕竟是百年老店,给人的感觉就是荣辱不惊、稳如泰山。

  去年的差评风波是一个引信,将大家的不满集中引爆。狗不理事后壮士断腕,严厉谴责,试图来挽回影响,问题是:消费者还肯给机会吗?中华老字号是一块金字招牌,但不是护身符。

  其实各地不少老字号也有类似毛病。有的老字号似乎就剩下一块招牌了,满足一下游客“到此一游”的心理需求。老字号本该是深植于本土文化和本土生活之中的,但有的老字号却用高冷的价格和生硬的面孔将自己连根拔起,要么过度商业化,要么忽视顾客体验,在恶性循环中逐渐失去群众的信任。

  本来,老字号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大家愿意给出更高的溢价,但这种支持不会一直平白无故地存在,还是需要以现实状况为基准。当某些老字号的现实离大家的期待越来越远,一切也就烟消云散了。

  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在今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后会将发展重心放在食品工业及电商业务方面,同时在减少店面数量的基础上,做好留下的门店。包子自然是可以用机器代替手工制作的,但同时人们希望看到传统的传承、风味的恒久,比如那一口下去的鲜汤汁,这需要对质量的孜孜以求。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高路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