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香港新高中通识科改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
http://www.CRNTT.com   2021-04-01 14:43:38


 
  香港通识教育会副会长李伟雄老师表示,赞成新通识科改名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因为其名反映课程内容。学生可以认识内地、香港及世界,成为理性、负责任的公民。此外,内容有强调“一国两制”的重要性,反映当前的政治社会环境。另外,于社会发展方面,内容牵涉香港、内地、世界的社会发展情况,社会是一直发展的,于五年、十年后,仍可加入新的内容。他建议设计内地考察要有重点,例如一些热门议题,好像“中国5G技术”等。

  培侨中学通识科老师、教联会副主席穆家骏表示,新通识科改名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希望社会大众不再停留在以往通识科的刻板印象,而新名贴合内容,让学生以宏观眼光看世界以及社会。他认为年轻人到内地考察是好事,可以了解国家发展,不过,他建议“到内地考察”,要反映在公开考试成绩表上。

  家长:要监察教材

  家长Annie认为,新通识科改名是好事,但最重要是监察课程的内容与教材,而老师亦要有合适的教导方法。以往学生只谈“公民”权利,忘记了“公民”的责任,做出很多不恰当的事情。Annie赞成学生到内地考察,领队的老师要好好解释学生对内地误解的地方,从而作出指导,与内地的学生交流,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而四个核心科目瘦身,释放出100至250小时,是好事,学生可以好好利用多出的时间,做些有益的学习,例如学历史。

  大公时评 | 改名,只是拨乱反正第一步

  通识科名称的改变,看似事小,其实是香港教育拨乱反正的又一重要举措。这是特区政府施政迎难而上的表现,更是民意及舆论积极推动的结果。

  从2009年落实的第一天开始,通识科就争议不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该科不仅未能提升学生独立思考、慎思明辨的能力,反而成为极端言行的策源地,成为一些别有用心教师用以误导甚至是“洗脑”学生的平台。2019年的黑暴,将通识科的问题暴露无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