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各地用创新举措推进易地搬迁
http://www.CRNTT.com   2021-04-07 14:17:53


  中评社北京4月7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发展特色产业、用好帮扶资金等举措,各地努力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全国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乔迁新居,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脱贫群众“搬出来”之后,如何“稳得住”?“稳得住”之后,如何“能致富”?请看记者调查——

  技能培训稳就业

  罗应和曾生活在贫困村贵州省惠水县摆金镇斗底村。2016年,他同其他村民一起,搬到位于惠水县经济开发区的新民社区,开启了新生活。2016年12月,罗应和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决心彻底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难题。

  罗应和办起夜校,以15天为周期,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对搬迁群众进行文化水平摸排,夜校按照分批、分类、分人原则,因岗施训,因人施训。在县级政府部门支持下,每天晚上6点半到10点,来自各企业的专业人员到社区讲课。除了技能课,学校还设通识课,帮助群众提升技能和素质。粗略统计,夜校平均一年能培训1200多人次。

  为确保稳定就业,新民社区还对群众就业进行跟踪监测,将就业困难人员纳入重点监测帮扶对象。“依靠网格员、楼栋长和联户长,及时掌握每户就业情况,随时更新就业台账。”罗应和介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