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绿色制造领跑产业链
http://www.CRNTT.com   2021-04-12 09:20:00


 
  “行业重点龙头企业应积极构建绿色供应链,将自身绿色环保实践推广至一级供应商及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带动其开展节能环保改造,实现整个产业体系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杨元庆说。

  在联想集团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研发和制造基地——联宝科技的生产线上,采用了自主设计的新型低温锡膏焊接工艺,该工艺可有效解决困扰电子产品制造流程三“高”难题:高热量、高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对节能减排贡献巨大。相比较传统的高耗能行业,科技企业虽然不是单点耗电量最高、环境污染最大的行业,但其供应链较长、产品特性复杂、使用范围较广、使用时间较长,总体耗电量巨大。

  “科技企业应加快制定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和碳中和路线图,通过集约化发展、绿色技术研发等途径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杨元庆认为。

  把两个“70%”降下来

  “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向转变,关键在于调整产业结构。”赵卫东介绍,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的70%左右,钢铁、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能源消费的70%左右。10年前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也在70%左右,自2012年开始,煤炭消费占比在不断下降,“要实现制造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必须把另外两个‘70%’都降下来”。

  何建坤认为,要实现碳强度持续大幅下降,必须降低能耗强度。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新科技产业,抑制煤电、钢铁、石化等高耗能重化工业的产能扩张,实现结构节能。

  位于大同市灵丘县的秦淮数据集团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有亚洲最大的单体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在这里,一架架服务器24小时不停歇运转,完成海量数据的即时储存、运算和分发,而支撑这些数据运算的电力,全部是当地的可再生能源。

  “我们从电力架构推动技术创新,从根本上优化数据中心运营系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秦淮数据集团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居静告诉记者,集团2020年用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超大规模算力园区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超过51%,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约36.9万吨。

  据了解,2020年,秦淮数据与山西大同市、河北张家口市累计签约可再生能源开发协议装机容量达1300兆瓦。“到2030年,集团直接参与投资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不少于2吉瓦。以‘零碳算力’理念打造绿色能源与数字基建开发运营并举的数字经济产业新场景。”居静说。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芃达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