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突破血脑屏障 纳米颗粒开启向大脑递药征程
http://www.CRNTT.com   2021-04-14 13:52:53


 
  纳米颗粒“攻陷”血脑屏障送药

  如何跨越血脑屏障将药物递送到脑内作用于病灶,成为医学界面临的棘手难题。

  今年年初,《科学》子刊《科学进展》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哈佛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利用纳米颗粒突破血脑屏障,为解决药物进入大脑的难题提供了一种富有潜力的新方法。

  该研究团队发现,创伤性脑损伤相关的继发性损伤,可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之前开发的在创伤性脑损伤后将治疗药物递送进入大脑的方法,依赖于创伤后血脑屏障暂时被破坏的短时间窗口,在血脑屏障修复后,就缺乏有效的药物递送工具了。而科学家研发的这一纳米颗粒递送平台,不仅可以用于递送蛋白抑制剂,还可以用于递送包括抗生素、抗肿瘤药、神经肽等在内的多种药物。该研究团队表示,虽然这项成果是使用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来探索和开发的,但是基本上神经系统疾病都可以从这项工作中受益。

  3月10日,在《科学》子刊《科学转化医学》上,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文称,他们开发了一种球形核酸药物,这种药物由核心的纳米颗粒与靶向小分子干扰RNA(siRNA)结合而成,通过精确设计纳米颗粒表面的活性剂以及受体,药物能在静脉注射全身给药后穿越血脑屏障,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

  “这些表面活性剂以及受体就像纳米载体‘士兵’攻陷血脑屏障这座‘城墙’的‘兵器’,通过筛选合适的‘兵器’以及携带‘兵器的数量’,纳米载体‘士兵’成功实现了最大程度的siRNA包载和血脑屏障的跨越效率,从而对受损大脑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薛雪介绍。

  同样是利用纳米颗粒作为载体,薛雪团队开发了一种半乳糖修饰的“三重相互作用”稳定的聚合siRNA纳米药物,利用禁食和补充葡萄糖控制血糖变化这种生物策略,触发脑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循环,Glut1特异性识别聚合siRNA纳米药物,通过转运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使聚合siRNA纳米药物从脑血管内皮细胞腔面迁移到基底面,增强siRNA在血脑屏障中的递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