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湾区科技创新,堪比美国三藩市”
http://www.CRNTT.com   2021-04-20 09:49:21


  中评社北京4月20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制造名城”──位于东莞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下称“机器人基地”),已孵化80个创业实体。其中,有近30个香港毕业生在这里创业,孵化了多个独角兽科技企业,谢智衡是其中一个。他创办的秒智科技主攻医疗机器人,有望成为业界独角兽科企,“粤港澳大湾区在开放性和创新性上,堪比美国三藩市湾区!”这是吸引谢智衡在这里创业的理由。

  综合南方网、南方都市报报道:谢智衡是土生土长的香港“80后”青年。毕业后,他曾去过上海、深圳发展。2019年,经朋友介绍,他了解到东莞的机器人基地。“这里可以找到大面积的场地,相关政策也很支持机器人企业的发展。”谢智衡说,除此以外,东莞的供应链优势也是他决定在此落地的重要原因,“我们与东莞的硬件加工企业有深入的合作,把生产基地设在这里,往来会比较方便”。

  去年疫情期间,妙智科技与东莞华南创新研究院合作,在两周时间内共同研发抗疫卫士测温系统软件及硬件,在松山湖中学及美国多个汽车工厂投入使用。目前,妙智科技部分产品已落地60多家医院,包括北京304医院、广州南方医院等,并通过AI系统处理数千个案例,为医生提供量化的手术参数和引导系统。

  手术机器人的研发牵涉到很多方面,包括算法、软件产业化、硬件制造。谢智衡认为,算法方面香港相对来说较有优势;软件产业化方面,深圳的速度是全国最快的;而硬件方面,东莞的厂家能满足快递定制的需求,“所以我们的外壳工具、手术工具,还有一些高精度的定位表,都是在东莞这边进行加工的。”最后,成品医疗器械的临床测试与注册的过程是在广州进行的。注册后,产品还可以到珠海去进行国际性展览。“所以你可以看到如果要完成这样的一个产品制造流程,必须要依赖湾区多个城市的优势。”谢智衡说,通过地区合作,也缩短了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周期。

  产业链完整 缩短研发周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