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医保个人账户可用于家庭成员费用支付
http://www.CRNTT.com   2021-04-23 10:47:24


 
  第三,提出新机制——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的拓展,可以家庭共济。此外,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通过促进和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加强健康管理,规范慢病管理这些外部的制度机制健全,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在基层医疗保障服务的便捷性。

  新机制导致个人医保账户金额减少?

  针对“有民众认为改革后的个人账户金额减少了,影响了待遇”的问题,陈金甫在昨天的例行政策吹风会上表示,普遍个人账户的新计入减少,意味着门诊共济保障制度的建立、扩大、健全、增强。减少的部分并不意味着个体的保障会损失,而是放到了共济保障的大池子里,形成了新的保障机制。这个新的保障机制总体上能实现基金平衡转移,使保障效能显着放大。制度效应既用于实实在在的医疗服务购买,又有利于人群基金的共济,更有利于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

  “共济保障不是个人收入。”陈金甫指出,如果把钱都放到每个人的口袋里,是明明白白了,但却发挥不出共济保障的作用。年轻的时候没病,到老年要用的时候,仅仅靠个人积累是有限的,而社会积累就可以更大范围地解决大家的治疗需求。保险共济机制就是用大数法则化解社会群体的风险。

  陈金甫说,如果改革到位,调整个人账户计入方式,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基本上每个人新的计入都会减少。但个人积累仍然归个人所有,权益没变。如果说变,就是账户资金用“活”了,使用范围更宽了。因此,个人账户新计入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整体保障功能降低。而是在转换门诊保障机制以后,可以达到共济保障、代际保障、提升管理效能的制度结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