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有基础上,此次上海制定的《条例》明确规定,上海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应当不低于常住人口每千人40平方米,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时优化调整。
“这是个刚性指标,必须完成。”上海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陈跃斌说,在“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建筑面积增加了70%。“十四五”期间,将按照《条例》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更加均衡布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触手可及的养老服务。
《条例》还进一步明确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构建完善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体系;明确了养老服务机构、人员要求以及关于综合监管等一系列规定,并设立了相关法律责任,为确保养老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按照《条例》要求,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打响中心城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农村发展互助性养老品牌,以民心工程、实事项目为抓手不断丰富供给,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智慧养老等服务保障,为老年人提供更高品质服务。” 陈跃斌说。
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电子身份证怎么使用?到医院就医,手机上预约挂号怎么操作?4月12日,一场“‘一网通办’入门篇”课程在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路街道甘泉片区多功能厅举行,授课老师话音刚落,台下就座的30多位白发老人就纷纷举手提问,计划一个小时的课程,一个半小时也结束不了。
“老人们特别热情,预约通知刚发出去,报名就满了。”甘泉路街道服务办工作人员金惠亮说,这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就医、办事统统都在“数字化”,街道老人多,对这些服务也有需求。街道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共8节课,从就医、养老、安全防范多个方面进行授课,旨在从零开始,手把手教老人融入“数字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