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17日电/网评:美元储备占比下降,各国央行用脚投票
来源:中国网 作者:涂永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每季度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报告,从2016年至2020年,尽管美元储备规模在增加,但美元储备份额不断下降,从65.36%降至59.02%,四年间降幅达到10%。美元霸主地位不断削弱,降至25年来最低水平,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持续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应对疫情不力。
首先,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支撑美元的经济基础发生动摇。美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70%,但是美国经济结构失衡,金融脱实就虚对包括科技在内的其他行业产生了强大的挤出效应,加上金融危机增加了政府债务,加剧种族矛盾和贫富分化,增加了美国的系统性风险,打击了国际社会对美元的长期信心。
其次,美联储实施无限量化宽松政策,降低了美元资产竞争力。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和支持特朗普大选,美联储实行无限量化货币宽松政策,大幅放宽购买债券的条件,实施直达企业和个人的信贷政策,向市场投放“天量”美元,资金规模甚至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美元泛滥,不仅让美元利率一路走低,十年期国债利率一度跌至1%,投资收益大幅下降,还导致美元指数下降,美元资产缩水风险进一步增加。这就意味着,投资美国国债的综合收益有可能是负数。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投资者必然会抛弃美元,选择其他货币。各国央行也不例外,这就是美元储备份额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