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屠海鸣:如何确保落实新选举制度不走样不变形
http://www.CRNTT.com   2021-05-21 09:24:03


 
  反对派会不会搞“另类拉布”?

  在新选举制度下,反对派总体上偃旗息鼓,但也不排除仍有人会想尽千方百计继续“揽炒”。

  比如,立法会的直选席位,这是反对派争取的主要目标。按照《修订草案》设计的审查机制,如果某候选人被资格审查委员会DQ,就必须重新推选。那么,如果第一个被DQ,等待第二个候选人报名;第二个被DQ,又等待第三个报名;如果这些候选人接二连三地无法通过资格审查,选举工作是不是要无限期地拖延下去?这岂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拉布”!

  又比如,从以往反对派惯用的手法来看,他们在地区直选中会推选三类候选人。一是高调的反对派人士,二是低调的反对派人士,三是“政治素人”。高调的反对派人士肯定会被DQ,低调的反对派人士被DQ的概率为50%,而“政治素人”则用来保底,很有可能当选。那么,出现这类情况如何防范?

  最近,人们也经常讨论“温和反对派”的参政议政问题,不少人劝告“温和反对派”进入参选。客观地讲,“温和反对派”与激进反对派的风格不同,但政治目标有诸多相同之处。他们面临的困境是支持者甚微,激进反对派的退出,为他们提供了政治空间;“温和反对派”会不会为了收割更多选票而走向激进呢?果如此,也会令新选举制度走样变形。

  各界别能不能齐心协力谋发展?

  新选举制度重构选委会,增加了第五界别,扩大了爱国爱港力量的“基本盘”;同时,较大部分立法会议员由选委会选举,行政长官候选人须获得选举委员会不少于188名委员联合提名,且每个界别参与提名的委员不少于15名。这意味着各界别在香港政治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更加吃重。那么,各界别能不能把香港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齐心协力谋发展呢?

  从制度设计上看,新选举制度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但这还要看各界别人士的作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