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智慧医疗,让看病更便捷
http://www.CRNTT.com   2021-05-24 12:29:44


 
  拿药不用等,机器人取代药师拣选;输液不担心,物联网设备提升护理精准度;患者少跑腿,让医疗数据多跑路……这是不久前开诊的成都京东方医院内的场景。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疗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如医学影像、医疗护理机器人、药物研发、预防保健以及教学等,有效提升了诊疗水平和患者的就医体验。

  京东方智慧医工事业业务总监马鸿涛认为,智慧医疗为大医院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就医体验提供了新思路。“以患者为中心的扁平化、集中化诊疗流程,将塑造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数据化、智能化的手段终将成为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的重要驱动力。”

  智慧医疗仍处于起步阶段,需在政策、机制和技术创新方面协同发力

  展望未来,得益于智慧医疗的不断发展,看病有望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基因检测可发现健康人的基因缺陷,尽早提示健康风险;通过医疗大数据建立病症模型,帮助医生迅速诊断病情;可口服的纳米级智能手术机器人在进入人体后,进行精准无创手术;人工智能家庭医生作为补充,负责常见病的治疗和慢性病的护理……

  不过,多位专家也指出,智慧医疗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需在政策、机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协同发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肖辉认为,当前,卫生健康数据不完整、数据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已经影响了医院信息化发展。他建议,尽快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通区域数据资源通道,提升业务协同能力;实现跨部门的数据流转,构建一体化交互网络。

  一些受访企业表示,目前智慧医疗的不少创新型产品都需要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周期较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型产品的商业化和市场化推广,一些初创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他们希望,将医疗器械创新纳入发展重点,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审评审批,支持创新医疗器械的临床推广和使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认为,随着智慧医疗的发展,医院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尤其是“医疗+科技+工程”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国内已有高校开启医工交叉研究生的培养。应进一步推动医工交叉融合,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健康科技产品研发为目标,真正体现科研的价值。

  受访专家还指出,老年人、儿童等群体对于智能技术的使用存在一定困难,在智慧医疗的发展过程之中,应充分考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让智慧医疗更具价值,也更有温度。“智能的目的不是用机器来代替医生,而是更加充分地发挥医生的才能,将医生的智慧、人性化服务融入其中。”张钹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