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相位+全自主
天舟二号与核心舱的此次交会对接是我国在轨进行的第二次快速交会对接。与2017年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相比,此次又实现了新的技术升级。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科技委主任解永春介绍,相较于天舟一号,天舟二号增加了“全相位全自主交会对接方案”。其中,“全相位”就是无论目标飞行器在入轨时和空间站的相对位置有1/4圈、半圈或整圈,“天舟”都可以以最快速度或在规定时间点实现对接,而不用专门根据空间站的位置来选择飞船发射时间,真正实现了全天候发射;“全自主”就是从飞船入轨到交会对接成功,全程不需要人工干预,船上控制器自主规划完成。
“天舟一号在远距离段需要人工辅助把飞船引导到距离天宫二号一定的位置,然后由飞船自主完成近距离交会对接。天舟二号则增加了远距离自主导引,飞船可以利用北斗导航的位置信息来实现远距离全自主的导航计算及其制导与控制。也就是说,以后天舟飞船造访空间站,人只负责监视,整个交会和对接过程完全自主完成。”解永春解释。
自控、手控两相宜
在航天专家看来,手控交会对接和自动交会对接是空间交会对接系统的左右手,互为备份,是系统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因此,神舟载人飞船从研制之初就按照不同的逻辑分别为两套系统设计了相对独立的系统。
天舟二号虽是货运飞船,但也装备了手控系统。在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后平移靠拢段,手控是重要的控制手段之一,具备支持空间站内航天员进行手控遥操作实现前向或后向交会对接或撤退撤离的能力。“一旦自动交会对接模式故障时,控制系统可以转为手控遥操作模式,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可以用遥控的方式‘驾驶’飞船,实现货运飞船规避空间站或安全、准确地与空间站对接。”解永春说。
据悉,为保证系统整体可靠性,天舟的自控与手控系统间通过设计不同的信息接口实现了相互故障隔离,但必要时又可以实现可靠的模式切换——即在自控模式下,通过地面注入指令或航天员手控指令,可以迅速转入手控遥操作模式;同样,在手控遥操作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地面注入指令或航天员手控指令转入自控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