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集约种植效益好
http://www.CRNTT.com   2021-06-13 09:44:23


  中评社北京6月13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又到一年麦收时。

  看着金灿灿的新麦子,山东临沂市郯城县金丰公社农业合作有限公司经理徐勤波高兴地说:“今年用上抗倒伏的良种,机械化程度更高了,栽培技术更科学了,良种加上种植模式的优化,让庄户人种地不用再看‘老天爷’的脸色。今年小麦亩产在1100斤出头,丰产丰收是‘把里攥’的。”徐勤波告诉记者,按照一季麦、一季水稻亩均增产150斤计算,除去各种开支,他从当地农民手中流转的2万多亩土地,亩均可增收100元左右。“要想种粮食赚钱,就得走大规模集约种植的路子。”徐勤波说。

  近年来,被称为“鲁南粮仓”的郯城县为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多种模式,让土地向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等集中,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土地集中的好处在于可对粮田实现统一有效的管理,可以统一完成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建设,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郯城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晓弟介绍,郯城县有10万余亩土地实现了集约化生产、销售,占全部耕地的20%左右,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土地集中程度提高,使得全县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特别是在推广粮食良种、应用配套技术、严格田间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全县68万亩小麦单产达514.4公斤,产量比去年明显增加,夏粮生产将迎来十七连丰。

  近年来,山东扛牢农业大省责任,实施规模化经营与社会化服务“双轮驱动”。“去年村两委牵头,把2000亩小麦托管给了金丰公社。当时对于他们 ‘五五分成、保底八百’的承诺,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现在放心了。”在菏泽市成武县伯乐镇玉皇庙村,村党支部书记郭庆起听到每亩达50万麦穗的测产结果时喜出望外。

  郭庆起说的金丰公社是全国知名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在山东已成立县社83家、乡镇服务中心或村级服务站4900家。今年,金丰公社在山东提供托管服务的面积约500万亩。据统计,山东以金丰公社、供销社、农机类合作社等为代表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已达8000家,能够为5000万亩土地提供关键环节服务。

  根据农情调度,预计今年山东小麦总产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截至6月12日,山东省已收获小麦2795.9万亩,占应收面积的46.7%,已近五成。目前鲁西南部分市县小麦收购已经开始,市场价格稳中有涨。(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