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17日电/网评:公共服务唱主角,"填志愿"少花"冤枉钱"
来源:东方网 作者:二旦
高考结束,6月下旬,各地将陆续公布高考分数,志愿填报将成为考生家庭的“重头戏”。今年,因为有了教育部的强大支援,志愿填报将有专业指导,从招考机构到高校到中学以及“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的“咨询周”,将会为考生提供信息,提供咨询指导。而且教育部近日还发布预警,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
这个预警来得很及时。高考填报志愿是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一环,需要更多地考虑个人兴趣、自身特长以及未来规划,同时还要广泛搜集目标学校的相关信息、储备国家相关政策等。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对这些信息的储备往往是不够全面的,导致他们在填报志愿时“无所适从”,有点“抓瞎”。而这个时候,如果有商家号称自己有“内部数据”,还有精准“算法”,能让分数“效益最大化”,相信有很多人会怦然心动。
但实际上,就像教育部所提醒的那样,这些价格动辄上万的所谓“志愿填报指导”机构,存在政策不准、信息不实、误导甚至诈骗等问题。他们所谓的“内部数据”,就是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高校向考生提供的近年各高校在本地录取情况相关参考材料,所谓的“内部人士”以及“专家”,也属子虚乌有。有的机构所谓的“志愿规划师”甚至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只经过几天培训就匆匆上岗,还有一部分“志愿填报专家”连大学都没上过,只是在按照总部培训过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有的谎称能精准指导,但却在收钱之后,溜之大吉。家长购买这些机构的服务不仅花了冤枉钱,更是对孩子前途的不负责任。
根据教育部信息,各地教育部门、考试机构和高校将组织开展“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专项行动,为广大考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指导服务。比如提供参考材料,提供免费指导服务,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2021年高考网上咨询周”为考生提供指导等。
但是我们也看到,对于一些考生家长来说,这些信息和服务依然存在覆盖面小,过于碎片化,或者利用起来不够直观便捷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