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在海外,寻访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
http://www.CRNTT.com   2021-06-23 12:22:51


 
  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而时任日本首相正是早稻田大学的创始者大隈重信。李大钊与一些早稻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立即奋起反对。在反抗斗争中,李大钊代表中国留日学生总会撰写了《警告全国父老书》,文章被油印成册,在留学生中广为散发,引起轰动。在文中,李大钊写道:“凡有血气,莫不痛心,忠义之民,愿为国死。”

  当年12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复辟。为了参加反对袁世凯的运动,李大钊于1916年1月短期回国。1916年2月,他返回日本,却被早稻田大学除名,其学籍卡上的退学事由一栏盖上了“长期欠席除名”的印章。不久,李大钊回到中国。日本爱知县立大学教授、李大钊研究专家川尻文彦研究认为:“在日期间,李大钊对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研读各种文献。在留学期间的知识积累,为他在回国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帮助。”

  目前正在早稻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毕天维,与该校中国留学生一起调研李大钊当年在日本留学的相关资料。“这次调研令我深受感动。作为一名早稻田大学留学生,我们有义务向人们介绍这段历史。”毕天维表示。中国留学生张雨生曾在李大钊所在的专业学习,他对记者说:“李大钊等革命先驱是我们留学生的榜样。如今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了我们手中,我们要不忘初心、扬帆起航、学有所成。”

  日本华人教授会议代表、山梨学院大学教授熊达云1993年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学研究科攻读博士。他激动地对记者说:“当时,我的老师寄语我,我们专业历史上有众多中国留学生在此求学,名人辈出,最著名的当属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等,汝当奋勉求学,不负先人。李大钊等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敬仰和学习!”

  德国——柏林湖边的革命印记

  记者 李 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