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艺术学院内一景(图片来源:大公报) |
中评社北京6月29日电/据大公报报道,说起延安桥儿沟,可能有人感到陌生,它不像枣园、杨家岭和宝塔山等红色景点那样人人皆知,比肩而立,而是偏居于城外一隅。桥儿沟是个文化氛围和艺术细胞都很浓厚的地方,一九三八年四月十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所培养文艺干部的高等院校──大名鼎鼎的鲁迅艺术学院就诞生在这里,大量凝聚民族精神,鼓舞抗日斗争的优秀文艺作品,从鲁艺传向全中国,让世界瞩目。
从延安城内乘公交车约行三十分钟,就到了郊外的桥儿沟。说是沟,现时道路修得宽敞平坦,周边房屋鳞次栉比,一个大院子的操场边,直立两栋尖顶的天主教堂,这就是昔日的鲁艺校园。这所洋建筑在二十世纪初是西班牙传教士的传教场所,鲁艺建院后,作礼堂用,变成红色文化艺术的大本营。
走进礼堂,台上墨绿色的幕布上,分别挂着马恩列斯的画像,中间是鲜红的党旗,台下纵行横排摆着靠背长椅,供召开大会使用,最有名的,是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九日起在此召开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党在抗日斗争中的领导方针。撤去长椅,礼堂还可以举行多种文娱活动,鲁艺的文化生活应该是很活跃的。
出礼堂,往校园里走,一边是礼堂的连体裙房,一边是高高的围墙,和煦的阳光铺下一层金色,照在围墙上方“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八字校训上,是那样醒目泛彩,溢着光泽。球场边的一棵大树,挂着一口略带锈迹的校钟,当年师生们上下课,就听这敲起来宏厚浑重、余音荡远的钟声指挥了。毕竟是红色艺术院校,房舍就有些考究,迎面两排长长的砖石平房是教室,中间有一孔窑洞式的拱门,而窗户,也是拱形的一大二小三窗并列。屋脊用青砖砌出一个个十字空隙,所有这些,活脱脱的陕北风。
鲁艺的师生住在校园旁边的东山,那个时候有几十孔窑洞,上课办公则来校园,那两排教室,前排是音乐系和戏剧系,后排为美术系和文学系,这四个系构成了鲁艺的教学整体。各教室并不分隔,人从中间拱门出入,内有一条拱形走廊连通各室。正值“艺术为人民”为主题的鲁艺美术回顾展办在教室,能看个真切,因为当年油画材料匮乏,版画、木刻占了较大比例,譬如《马本斋的母亲》(罗工柳),《减租会》(古元),《饮》(力群),《自卫军打靶》(夏风)等佳作,反映了延安这个革命圣地的新风尚,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