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于2000年已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实现“两基”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空前壮举,全国“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为实现“普九”目标,各级人民政府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从1990年到1999年,各级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增加四倍多。为支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在“九五”期间设立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国家专项经费连同各省配套资金共计116亿元。这是有史以来国家对发展基础教育投入最大的一笔专项资金。
中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那以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2012年以来,中国连续9年教育财政投入占GDP4%以上,一项项教育惠民举措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农村学校成为当地最好的建筑,越来越多的山里孩子走出大山,如愿进入他们所向往的高等学府,越来越多的职校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不断发展。全国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达到全面改薄“20条”底线要求,96.8%的县级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大班额基本消除。城市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24个大城市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6%。
特殊群体得到关心关注。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面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4060.82万人。2012年以来,有70万名学子通过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走出贫困地区,进入重点大学。
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新活力。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强基计划”,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显着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