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优化产业链协作是当务之急
http://www.CRNTT.com   2021-08-26 08:11:19


 
  二是加快培育建链关键企业。优化产业链协作的关键是加强企业间协作,构建联系紧密、层级有序、治理高效的现代企业群落是一个重要抓手。需大力培育链主型企业,推动制造业领军企业增强创新优势和提升发展能级,引领带动本土企业形成产业链供应链,把国内企业互相协作、融合发展的架构搭建起来;以更大力度支持共性技术平台、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机构创新发展,引导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装备、基础软件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缓解“卡脖子”瓶颈约束;发挥平台的要素聚合、资源交换和优化配置作用,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前后侧、内外围的耦合发展水平。

  三是鼓励各地区协作共建优势产业链群。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共建高水平链群,是强化产业链协作的重要方向。重点可考虑引导各地区协同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汽车装备、电子信息、基础材料、轻工纺织等领域建设一批标志性产业集群;加快东部地区优势产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运营、系统集成、增值服务等高端领域延伸,鼓励中西部地区加强技术技能人才优势、完善产业配套条件,厚植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生态;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强新兴产业领域的协同合作,同时也要防止各地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四是为创新产品提供应用场景和升级迭代的市场空间。更大力度推动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加大对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创新产品的采购力度;鼓励瞄准“卡脖子”领域和断链环节、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产品创新,搭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采购对接平台,支持企业互相认购采购,促进供需对接、产销衔接;提高自主创新产品认证水平,建立具有高认可度的试验验证评价体系;等等。

  五是积极构建更加多元的全球产业链。积极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强与东南亚、南亚的合作,推动国内优势产业链外延拓展,加快构建更加安全稳定、更具弹性的国际生产协作网络。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周边市场,推动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协同“走出去”,不断拓展中国制造的增值空间和整体优势,不断提升中国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水平能级。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