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欧班列将中欧“缝合在一起”
http://www.CRNTT.com   2021-08-26 10:54:05


3月12日,在南宁国际铁路港,龙门吊给重型机械中欧班列装运集装箱。(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8月26日电/6年前中欧班列每日仅有两趟列车前往欧洲,而2020年全年已开行12406列。起初从欧洲返回中国的是空车厢,而如今生活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人可以在餐桌上吃到来自挪威的新鲜三文鱼,这是中欧班列自去年起开始向中国市场供应的海产品。从挪威海沿岸最北端的火车站纳尔维克出发,中国的列车将装满三文鱼的集装箱运往与芬兰交界的瑞典城市哈帕兰达,随后经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驶向中国古都西安。短短10天时间,挪威三文鱼就来到了中国。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8月22日载文《“北京之手”——丝绸线如何变成铁路线》,文章说,货流不断增加,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377列。

  10年前,中欧班列拉起丝绸之路上的第一根丝线,从中国汽车工业中心重庆驶向德国城市杜伊斯堡。当时杜伊斯堡失业率高达11%,而德国平均失业率为3%。杜伊斯堡曾被誉为钢铁工业和煤矿开采中心,而后沦为德国工业大洗牌的牺牲品。但生产的没落没有夺走杜伊斯堡的地理优势:这座世界最大内河港位于鲁尔河和莱茵河交汇处,是大型运输枢纽,非常适合迎接来自中国的货运列车,幷通过水路、公路和铁路向欧洲各个方向发送货物。

  如今杜伊斯堡和武汉是友好城市。武汉已成为中欧班列的运输枢纽。对大批接收中国货运列车的杜伊斯堡来说,验收、报关、货物存放及铁路和水路发货本身已是大型业务。如今,杜伊斯堡的相关从业者人数从1.9万人增长至5万人,占全市劳动力人口的15%。百余家中国公司在这里开店,杜伊斯堡从一个普通河港变为庞大的物流中心,能够依靠多渠道分配货流左右中东欧的经济状况。

  约2000名中国青年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学习,其中大多数在马克斯•普朗克高等学院深造。自去年起,该学院学生除学习法语和英语外,还要学习汉语。

  目前,新的丝绸之路将德国与50座中国城市相连,幷穿过亚欧23个国家的168座城市。运输的高速增长立即影响到各个停靠城市在地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偏远小城市只专注做物流,而规模大一些的城市则获得发展机遇、增加就业岗位幷提高生活水平。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