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招
http://www.CRNTT.com   2021-09-16 07:45:51


 
  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一环。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截至目前,中国这类企业数量已达4762家。根据已披露2021年半年年报的企业数据显示,380家“小巨人”挂牌公司在新三板已经获得了较好发展,创新能力显着提高,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3.7%,研发强度近6%。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是新三板持续深入改革的产物,是对新三板支持服务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普惠金融之路的积极探索。它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特性,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所肩负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和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的使命和职责,有利于提升股权融资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让资本市场上的更多资金用到支持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上。尤其是紧紧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制度安排,比如坚持上市公司从符合条件的创新层企业中产生,能够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引导社会资源更多流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上和科技创新迫切需要的领域,放大创新驱动战略的溢出效应,夯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劲。

  新形势下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文章指出,脱胎于新三板的北京证券交易所,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持续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具体部署,提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传递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强烈信号。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需要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逻辑出发,认识和理解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本身及其背后的积极意义。

  新三板是依据证券法设立的继上交所、深交所之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虽然有多年发展,但由于门槛流动性较差等原因,其影响力无法与上交所、深交所相提并论。上交所在定位上偏向服务硬科技,深交所在定位上偏向服务新经济,而北京证券交易所要打造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既满足以创新为导向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也形成与上交所和深交所、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各具特色、各显优势的证券市场新格局。而且,从区域上看,上交所位于长三角,深交所位于珠三角,北京证券交易所位于京津冀,这种“三足鼎立”新格局,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北京证券交易所将总体平移新三板精选层上市、交易、转板、退市等基础制度,坚持合适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形成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差异化安排。在市场功能方面,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服务对象更早、更小、更新,同时将构建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到北交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在制度安排方面,北京证券交易所将着力构建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坚持上市公司从符合条件的创新层企业中产生,坚持畅通转板机制,强化多层次市场的互联互通;在市场运行方面,北京证券交易所坚持以合格投资者为主,其投资者结构和风险偏好与所服务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风险特征相匹配。

  此外,完善公开发行、定向发行融资机制,试点证券公开发行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培育成熟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可以选择到沪深交易所继续发展等诸多制度安排,既体现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以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己任的功能定位,更体现了新形势下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