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锻造更强韧性 促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1-09-18 07:55:57


 
  多措并举优化创新环境

  文章分析,影响中国中小微企业创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适合中小企业科技产品创新的金融供给体系应该具有阶段性、多元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金融服务机构和产品是不同的。总体上说,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融资难度最大的时期是创业期,融资需求量最大且依旧存在融资难度的时期是成长期,这两个阶段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的瓶颈阶段,也是金融体系建设的重点。当前应持续加强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市场建设。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通过风险投资加大对初创期、成长期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加大政府担保力度。同时,建议优化中小微企业申请创新类贷款的审批标准,更注重创新项目的可行性,而不是基于抵押品价值。

  二是财政税收政策。中国出台了多项财政奖补和税收减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各地也通过建设综合服务体系或提高政府采购来鼓励企业创新。从调查结果看,近七成中小企业认可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支持,在创新研发中享受到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不过,当前财政税收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仍集中在产业转化环节,对创新准备阶段和研发环节支持较少,政策仍需细化。税收优惠政策应适当前移,增加创新准备阶段和研发环节优惠政策。同时,应进一步扩大财政补贴规模,全面细化财政补贴制度,推动以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政策落到实处。

  三是人才因素。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人才有多元需求。比如,北京地区对信息传输业的人才需求最大,江苏地区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人才需求最大,广东地区最需要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才。整体上看,中小微企业人才流动性较大,留用困难。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人才职业体系,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入力度,建立劳动力供需监测预警平台。鼓励中小微企业加强内部人才管理,同时打破体制对人才流动的束缚。

  四是科技赋能水平。科技赋能是现阶段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核心。科技赋能企业管理,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创新提供坚实后盾;科技赋能金融系统,改善金融服务质量,为创新提供资金保障;科技赋能平台建设,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校密切合作。

  此外,其他市场环境因素对中小微企业创新影响也比较大,主要包括产学研结合环境、所有制分割程度和市场垄断冲击。高校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主体,具有科研经费充足和高水平研究人员充裕的天然优势,其生产的知识可以为企业所用并转化为企业创新的推动力。一方面,高校的公开研究成果以显性知识形式存在,可以直接为企业所用;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能够通过人员沟通、流动使知识以隐性形式扩散到企业中,内化为企业的创新动力。同时,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在培养人才、增加劳动者人力资本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尽管高校与市场主体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的数量与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高校研究和市场需求整体对接程度仍然较低,需要进一步推进。在所有制分割方面,民营企业在融资、财税政策、人才吸引等方面仍然处于不利地位。此外,市场垄断对中小微企业创新也存在不利影响,要加快促进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