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共享服务贸易发展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21-09-20 09:13:10


 
  服务贸易发展亟待创新进一步赋能。当前,人类社会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服务贸易亟待数字技术赋能。如果说信息技术推动服务贸易从“不具贸易性”向“具有可贸易性”转变,那么,数字技术则推动服务贸易从“具有可贸易性”向“具有高度贸易性”发展。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许多行业加大了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应用,线上线下融合更加紧密。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B2C跨境电商贸易总额不降反升,并将从2019年的7800亿美元上升到2026年的4.8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高达27%。而随着全球物流、支付、贸易便利化条件的改善,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将获得更大发展。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需要支持传统服务行业转型升级,鼓励运用各种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行业,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创新,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同时,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发展,加大对数字贸易、知识产权服务、研发设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解决方案提升服务贸易水平。

  扩大合作空间,共同促进服务贸易成果互惠共享

  文章强调,习近平主席指出:“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将扩大合作空间,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同世界共享中国技术发展成果”。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了中国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使各国人民共同享有服务贸易增长成果的胸怀和担当,充分彰显了中国始终支持经济全球化,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决心和信心。

  服务贸易能够形成对新发展格局的有效支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服务贸易能够提供更加高端的服务供给,不仅能够解决服务短板,而且能通过知识、技术和管理能力的跨境转移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国内大循环提供支撑。同时,服务的全球化能够推动服务环节渗透到价值链国际分工的各个环节,从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到售后管理,助推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推动我国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提升国际大循环水平。此外,随着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加强,可以带动境内外人员、信息和技术更加密切的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释放国内外市场要素联通和生产协作的潜力和空间,有助于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之间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

  中国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愿意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愿意而且能够与世界分享服务贸易成果。2012—2019年,中国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贡献率达15.7%,拉动全球服务进口增长5.5个百分点。根据《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0》,2020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下,中国服务进出口同比下降15.7%,降幅低于全球3.5个百分点。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3.9%,为国际服务贸易和投资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市场和营商环境。未来,中国内需市场扩大和产业结构调整,将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对服务供给提出更高要求,有助于推动全球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与世界分享服务贸易成果,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主动扩大服务进口。通过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各类贸易平台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主动扩大优质服务的进口,扩大对“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特色服务贸易的进口,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同时,要着眼于推动形成国际大循环,扩大服务出口和推动服务企业“走出去”。顺应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提升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出口规模,推动金融、法律、会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更多机会。推动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共同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共同促进全球服务贸易繁荣发展。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