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建设(图源:新华社) |
中评社北京10月7日电/据经济日报消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这是继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之后的细化要求。
近年来,我们推动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着前所未有。“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9项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阶段性目标全面超额完成。以大气环境质量为例,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比2015年增长5.8个百分点,超过“十三五”目标2.5个百分点。根据2020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9.5%,比2017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成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
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十三五”的“坚决打好”到“十四五”的“深入打好”,意味着将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也更高。以大气污染治理为例,污染治理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必须要啃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硬骨头”,要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应当说,当前污染防治还存在着不少短板和不足,诸如人们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深,污染治理能力还不够强,环境质量改善水平还不够高,工作成效还不够稳,污染治理范围还不够宽等。所谓“深入”,是对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提出的要求。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关键是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二氧化碳排放和传统污染物排放具有同源性,都来自于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减少化石能源、增加绿色能源的利用,在降低二氧化碳的同时,也能够降低传统污染物排放。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根本上还是高碳的能源结构和高耗能、高碳的产业结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发力,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既降碳又减污,实现减污和降碳的协同增效。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转变的关键时期。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就是要更好地推动环境治理从注重末端治理向更加注重源头预防、源头治理有效转变。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要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同时,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构建起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要统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扩大环境容量的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特别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一方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一方面加强系统监管和全过程监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决不手软。注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体现差别化,不搞一刀切。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在实效。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将日益展现出更加美丽的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