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老龄化未必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1-10-07 14:08:39


  中评社北京10月7日电/据澎湃新闻报道,一项由香港科技大学(简称“港科大”)、上海大学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共同领导的研究发现,中国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幷不一定会制约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为中国人口不断上升的教育水平,或可以抵消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该项研究由港科大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贝斯图教授、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中心副教授兼IIASA人口与公平社会项目研究员Guillaume Marois教授,以及维特根斯坦中心创始主任兼IIASA人口学专家Wolfgang Lutz教授共同主导,研究结果已于近日刊载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研究介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年经济高速增长,有望挑战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而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出生率近年不断下降。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人口的生育率为1.3(即每位妇女于育龄期间平均仅生育1.3个孩子),处于较低水平。与其他国家一样,这些数字引起了国内网民、专家、媒体的大量讨论,更有人断言,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可能会制约中国经济和未来的发展。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央政府推出三孩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实行各类激励措施鼓励生育。

  上述研究指出,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人口老龄化的担忧实际上都基于一些过分简单、甚至不合时宜的有关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的假设上。一般而言,人口学家会用年龄抚养比率来衡量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抚养比率指的是儿童(15岁以下)和老龄人口(65岁及以上)数目相对15-64岁劳动人口的比率,背后的逻辑是儿童和退休人口通常被认为需要依赖劳动人群抚养的人口。如果劳动人力参与率保持不变,那么人口老龄化将导致越来越多老龄人口需要依赖年轻劳动人口抚养。然而,这种假设幷没有考虑到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动,以及每个劳动者的生产力幷不完全相同。<nextpage>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方法,以分析人口和经济的潜在发展,这一方法除了考虑到人口的年龄和性别外,还考虑了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如劳动力参与及教育水平等。通过这一新方法,研究人员发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较新闻报道所述的要乐观得多,尤其是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她们更倾向进入劳动市场。

  文章合著作者贝斯图教授表示:“我们发现,随着新一代劳动人口的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幷超越退休人口,新一代的生产力也会大幅上升,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会逐渐替代较低教育水平的老年人口,而这或可以抵消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研究主要作者Guillaume Marois教授解释道:“在研究中国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时,我们幷没有只关注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而是将劳动力参与及不断提升的人口教育水平也考虑在内。”

  研究亦显示,虽然中国劳动力总数将在2025年之前开始下降,但因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比退休老年人的教育程度高很多,所以受良好教育的劳动人口会越来越多。他们具有较高生产力,这意味着中国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幷不一定会制约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研究人员还表示,该项研究或可以缓解政策制定者的忧虑,但前提是中国教育水平要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

  Wolfgang Lutz教授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但人口老龄化的负面经济影响幷非不可避免。除了实施提高生育率举措外,确保当代和后代接受良好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关键。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