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9日电/据大公报消息,新一份施政报告为香港勾画发展蓝图,提出“北部都会区”大计,立即成为全城焦点话题,而发展局昨日发表《香港2030+》最终报告,同样鼓舞人心,不仅让基层民众看到彻底解决上楼难问题的希望,也可以满足中产人士“住大啲、住好啲”愿望。
有关报告评估未来30年香港缺地3000公顷、房屋需求达100万个,而政府中长期规划可提供4100公顷土地,大部分土地来自“北部都会区”及“明日大屿”填海计划。报告还认为,过去的评估认为香港未来土地缺口1200公顷是过于保守,而新增加的土地供应可以满足市民居住需求,也可以满足发展创新科技的需要。
过去特区政府为拓土绞尽脑汁,甚至提出要“寸土必争”,为什么现在突然间有了大片的土地?其实香港从来不缺土地,过去无法拓土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是反中乱港势力的破坏阻挠,要么以“环保”为借口,要么标签“官商勾结”、“被规划”,以致政府动辄得咎,寸步难行;其次是特区政府思想不够解放,没有大胆开拓新界北部及边境“禁区”,没有大胆使用《收回土地条例》这个“尚方宝剑”,只是小打小闹,解决不了大问题;其三是程序漫长,陷入“咨询复咨询,研究复研究”的怪圈,蹉跎岁月。
随着香港落实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反中乱港势力被排除出管治架构,施政的政治阻力已基本上清除。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北部都会区”大计,契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对香港的新定位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谓“神来之笔”,足以释放大量土地。特区政府决定推动行政及立法改革,精简程序,缩短流程,如此一来,效率可望大大提高。
有关报告最引人关注之处,不仅在于未来可以提供大量房屋,彻底解决让香港人痛心、让中央“揪心”的㓥房、笼屋问题,还可以改善中产人士的居住环境。事实上,在全球发达经济体中,香港人均居住面积可能是最低的,一千呎的房子在其他地方是基本盘,在香港却称得上是“豪宅”,与其说这是自我安慰,不如说是耻辱。以香港的富裕、香港人的勤劳,完全有权住得更大一些、更好一些,而政府存在的目的,不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央在香港拨乱反正,为香港带来的不仅是社会安定繁荣,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一份施政报告立足当下,谋划长远,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体现了担当作为,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