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杜甫网红诗”被“打假”的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21-10-15 11:13:30


 

  为什么会出现毫无顾忌地利用古人、名人的身份、名声进行文化造假?西班牙作家恩里克·比拉-马塔斯说得好“有时候想出一句妙句,但是从我嘴里说出没有分量,就假装这是莎士比亚说的,大家都觉得这果然是一句妙句然后广为传播。”这可谓是对热衷于傍古人、傍名人的心理的绝妙注脚。

  其实,这还与我们的文化环境和流行文化的风气,有很大关系。如今,在消费文化原则的指导下、商业利益的诉求下,影视剧生产制作、图书出版、歌曲创作、文学创作等领域中,出现了抄袭、盗版、山寨、代笔等种种造假行为,一些有名无实的伪文化、伪文艺流行,这不仅凸显文化原创力的匮乏,更败坏了创作的风气、文化的风气。

  历史上的名人,往往具有很大的社会和文化的价值,具备文化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而他们的作品往往具有影响传播的作用。因此,假造、滥造这些历史上的名人的思想、观点、语句,甚至为网上流传的那些浅薄苍白的伪鸡汤贴上古人、名人的标签,就是这些造假者假托、骗取和盗用这些古人、名人的这种社会和文化的价值与影响力,利用大众崇拜名人的心理,以“零成本”来行其急功近利之实,以达到个人私欲的目的。众多学者专家网友直斥这首“杜甫网红诗”是为了收割“流量”,正是击中了托名作伪者的要害。

  我们知道,历史上的名人的思想、观点或作品,实际上是这些名人为我们后人提供的一种特定精神文化服务,正是为了接受和享受这种特定的精神服务即特定对象的精神成果,我们才去阅读他们的作品,接受他们思想的影响,因此,历史上的名人的思想成果是当事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由自己创作完成的,如果假托古人、名人,欺世盗名,伪造文化产品、文艺产品,就构成了对名人作品受众的恶意欺骗。

  所以,盗用古人、名人之名,以行一己私利,是不能容忍的文化造假、欺骗。这种文化造假,是对精神思想的戕害。这给予我们的警觉就是,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纷乱芜杂的时代,公众需要提高自己的明辨能力,对那些所谓流行的、热点的东西,不盲从、不轻信,作为文化媒体也有责任厘清事实、传播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真实的资讯信息。所以,剥去这种文化欺骗的伪装,揭穿这种蓄意欺骗的技巧,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