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强调的是,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除了以上供需结构失衡的原因外,还与美联储大肆放水、吹大了资产泡沫有关。中国应当加强多边政策协调,促使资产泡沫缓释,避免出现大的危机。
当前,中国一些地区也出现了局部性电力紧张问题,是“三期相遇”的表现。即北方地区用电高峰期、水电枯水期、热电联产机组供暖期。我们既要坚定推进能源革命,大幅度增加清洁能源供给,也要对传统能源供给优化升级。在目前这个阶段,削减传统能源比重的节奏要适度、要温和,不可冒进。没有什么比人民群众生活稳定、幸福感不断提升更重要。
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供应工作,会议强调首先要保民生,也就是要保证人民群众用电、取暖安全,这是一个托底的政策。同时,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不能松懈。各地方政府要做好有序用电管理。老百姓用电所产生的排放与“两高”项目产生的排放不是一回事,必须严肃区分。对于有的地方搞“一刀切”停产限电、“运动式”减碳,要进行监督检查,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严肃追责。
我们既要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如期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也要妥善做好以煤炭发电为主、新能源发电为辅的过渡安排。从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科技条件来看,运用水电、风电、太阳能、核能来提供电力保障,还是有空间的。但仍要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务实推进,扎实转型,不留后遗症。
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要提高到20%左右”。这个目标是比较务实的,但并非没有挑战性。无论光伏发电、风电装机容量,还是新能源电池技术等,我们在硬件储备上都已走在前列,但在运营管理等软件方面,还有不少短板。能源转型是“综合战”,转型要速度、价格要普惠、品质要优良,如果这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遇到困难是必然的。
新经济是从“旧经济”中走出来的,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我们要用好传统经济中可持续的因素,同时塑造并发挥好新经济的优势,坚持为人民发展、为人民创造,依靠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创造。这样,才能走好新能源发展壮大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