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战略布局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http://www.CRNTT.com   2021-10-19 08:38:17


 
  对什么是“战略科学家”,总书记在讲话中已经给出了明确内涵,就是那些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的领衔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研制成功“两弹一星”,就得益于一批战略科学家作出的巨大贡献。进入新时代,我们自立自强、创新开拓,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中微子、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在载人航天与探月、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5G移动通信、超级计算等一大批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也都受益于一大批新成长起来的战略科技人才。

  “十四五”时期乃至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首先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未来三个阶段的人才工作目标,即到2025年,我国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我国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只有在科技创新前沿,有这样一大批战略科学家迭出,我国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当然,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要坚持实践标准,贵在自主培养,重在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广大科技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这自然是新一代战略科学家内涵的应有之义和使命担当。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更加包容的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要形成创新人才辈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可喜局面,需要国家平台、需要良好制度、需要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对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作出了深远的战略布局和深刻的战略谋划。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作用。我们将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统筹战略布局。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特别是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努力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深化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坚决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总书记着重强调,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

  营造浓厚崇尚人才社会氛围。要在全社会继续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重要的是发挥好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全党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让广阔的事业激励人才,让优秀的人才成就事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胡敏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