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国企要强化“链长”能力 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1-10-20 07:02:20


 
  聚焦现代产业持续增长提升“链长”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文章强调,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头号任务”,强化顶层设计,明确重点任务,深耕科技创新领域,依托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链发展。

  一是推进源头技术供给。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强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推动现代产业链上下游合力创新,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以基础研究突破带动引领性原创成果、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技术产品的重大突破,强化新思想、新原理、新知识、新方法的源头储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迈向现代产业链价值高端,牢牢掌握产业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通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创办混合所有制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突破组织边界、地域边界、技术边界等限制,实现链合创新和竞合创新良性互动,着力提升中国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锻造产业“长板”技术和“撒手锏”技术,推动中国产业发展迈向全球现代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二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要勇于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针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新冠肺炎疫情给现代产业链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等外界环境变化,积极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努力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步伐,加速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着力攻克制约现代产业链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和前沿技术,充分用好新科技浪潮“科技红利”,打通现代产业链堵点,把科技力量转化为经济和产业竞争优势,补齐产业技术“短板”,主动融入全球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推进产业协同创新。要坚持系统思维,紧紧围绕现代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现代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促进创新单体横向协作创新,打破“一家独大”的创新模式,树立“一盘棋”的创新思想,建立协同创新的组织体系,打破技术壁垒、资金壁垒、创新网络壁垒、无形资产壁垒和管理壁垒等,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科技创新格局,建设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协同创新关系,以集成创新带动单体创新,以单体创新推动集成创新,实现现代产业链的重点突破,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四是推动创新生态建设。要发挥“龙头”的牵引作用,瞄准重大设备、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核心软件等影响现代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和载体,努力构建技术创新生态,助力创新生态体系的成员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提升标准制定和规则设计能力,完善交易结构和利益关系,主动引领,促进创新协同化、生产网络化、平台生态化,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活力的技术创新生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提升市场主体的创新积极性。营造安全规范、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发展环境,支持新模式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共享资源、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聚焦现代产业安全发展提升“链长”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文章认为,要发挥产业牵引作用,防范产业外移风险、投资风险、虚化风险和断供风险,采取措施有效应对和控制各种风险,化危为机,保障产业链安全。

  一是防范产业外移风险。要发挥内需重要市场的主体作用,坚决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扩大有效投资,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面向国内市场培育更多具有进口替代功能的企业,降低产业外移风险,推动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为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精准、普惠金融服务,不断增强内需体系的动力和韧性。

  二是防范产业投资风险。要加快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深入研究和运用好相关国际规则,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积极有效开拓国际市场,切实统筹好境外风险防范和高质量“走出去”的关系,不断提升复杂条件下国际化的经营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现代产业链并购行为,克服盲目并购的冲动,严格落实经营决策程序,准确把握并购前尽职调查、风险评估等工作重点,深入做好合规管理、应急预案制定等各项工作,提高决策质量、防止无效并购,实现高质量并购的产业目标。

  三是防范产业虚化风险。要坚定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在产业导向上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在增长导向上以占据现代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为主,加快打造集聚经济、开放经济、智能经济、数字经济,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推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业态创新,更加注重生产要素之间的匹配与互动,促进更多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融入实体经济,实现“实”与“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推动实体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是防范产业断供风险。要实施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多元化战略,利用好国家和地区经济技术和贸易结构差异等,持续深化相关企业经贸往来和全方位合作工作,深度绑定经济利益促进技术合作,备份重要产品和主要供应渠道,充分发挥中国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新高地作用,积极有效开展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国际合作,提升现代产业链安全水平。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