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由福建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张文彪主持(来源:主办方提供) |
本次论坛共邀请50多位分别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出版界人士以及媒体记者等嘉宾与会。与会代表聚焦朱子理学思想、朱子文化在福建和台湾的发展、传播及影响等内容,围绕朱子易学与理学思想、朱子四书学与礼学研究、朱子学多元诠释与发展以及朱子文化的普遍性与地域性四个主题进行主旨发言。
在朱子易学与理学思想研究方面,山东大学王新春教授认为朱熹对于《易》太极之理内在于其中的交易、变易底蕴以及画前之易的理解,融入了相关理学的视域。在此视域下,朱熹又在思想史家、哲学史家的品格背后,蕴含着思想家、哲学家的品格。与之相呼应的还有泉州黎明大学纪委书记、教授林长红与泉州师范学院教授林振礼在合作论文中对明代蔡清《虚斋看河图洛书说》进行了初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谢辉副研究员对元代福建地区易学的发展做了梳理,山东社科院国际儒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恒从“太极”之辩角度论述了早期理学的内在张力等议题;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培高梳理了朱熹将“诚”解释为“真实无妄”是对宋代新儒家诸多解释的综合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诚”由“道德本体论”到“宇宙本体论”不断升格的过程,是理学产生、发展的过程,也是儒家与佛道二教对抗不断深化的过程。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崔海东则更为宏观的论述了朱子道体中的本体、形体、体用与实体等相关概念。
在礼学与四书学研究方面,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涂可国集中对朱熹的责任伦理基本内涵、责任伦理主体结构、责任伦理主体指向结构、作为道德活动的责任伦理内容指向结构四部分进行了论述;而华侨大学的冯兵教授从情感性、宗教性、实践性三重维度对朱子的礼学观进行了总结。在更为具体的方面,武夷学院副教授王志阳以祝板坫图与豆图为中心考察了《绍熙州县释奠仪图》的礼图制作原则;福建社科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周元侠以朱子《家礼》为中心论述了朱子门人在闽学官学化进程中的贡献。四书学研究方面,华侨大学教授杨少涵认为基于唐宋八大家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与政坛上的巨大影响,他们对《中庸》的关注与表章推进学界士人对《中庸》相关话题的注意与研究;而福建社科院哲学所副研究员薛孝斌对《孟子》“子弟多暴”做出新的解释。
在朱子学的多元诠释与发展方面,厦门大学教授谢晓东对东亚儒学中人心道心问题的哲学意义进行了集中论述,提出这一问题存在四个难题,而这些难题凸显了人心道心问题的哲学深度与广度;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赵建功对朱子会通儒佛的努力及其反思进行了论述;武夷学院副教授黎晓铃论述了朱子对道谦禅法的理解;厦门大学助理教授李璐楠对晚明李材的儒佛之辨思想进行了梳理,认为明宗和辨异是李材思想的一体两面;福建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陈文庆对明代丘浚的《朱子学的》进行了阐述;台湾朱子学会秘书长、武夷学院副教授黄柏翰认为传统书院精神强调人格修养与道德实践呼应了当代通识教育最求全人教育的理念;厦门大学博士生袁素以朱熹为中心对絜矩之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承认”观念进行了比较研究;厦门大学博士生张茹梦将朱子经权观与赫斯特豪斯美德伦理学视域进行了对比研究;厦门大学博士生刘舒雯从道德心理学角度对孟子礼观进行了分析。
在朱子学的普遍性与地域性方面,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汪霏霏认为朱子文化不仅具有地域性、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正是朱子文化可普遍化的因素和穿透力、影响力,使朱子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度进行传播。具体到朱子文化在福建的发展和传播,福建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刘传标对朱子在福建长乐的足迹及门人进行了梳理;福建社科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黄太勇对朱熹创立“闽学”的家族因素和福建地域因素进行了阐述;同样,朱子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影响也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秘书长、教授张品端对朱子学与两岸文化认同及其展望发表了观点,提出应当以更宽广的视野来审视两岸文化发展和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共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两岸文化协调发展和创新要从道统和学统上寻求“共同价值”,在民族认同上培养“共同记忆”,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在两岸和平发展上创造“共同想像”。培育出两岸坚实的生活基础、合作基础和价值观基础,开创出一个全新的两岸文化协调发展和创新格局。除此之外,武夷学院教授兰宗荣对海峡两岸朱子文化研学旅行的现状、问题与建议进行分析,武夷学院陈国代副教授集中讨论了朱熹学传入台湾的作用和影响,南平市台办助理研究员罗小平对朱子学对台湾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最后,论坛闭幕式由福建社科院历史所原所长刘传标主持,福建社科院哲学所所长张文彪作了总结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