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公屋三年上楼 陈帆料20年才做到
http://www.CRNTT.com   2021-10-22 15:19:20


  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据大公报消息,公营房屋供应紧张,截至六月尾资料显示,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已升至5.8年,轮候人龙达26万宗,面对房委会三年获编配公屋目标,身兼房委会主席的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昨日出席立法会一个会议时表示,三年上楼目标没变,而根据现时数字,十年后公营房屋供应应可满足需求,然而,由于期间会有新的轮候公屋申请者,故估计要达到上楼目标起码“十至二十年”才做到。

  陈帆表示,未来十年公营房屋的供应量有33万个,推算未来10年需求是30.1万个,如果期间公屋轮候册没有新的申请者的话,理论上10年后的供应是可满足需求。但他指出,“这10年都会有新的家庭,因为一些情况(新加入)排队,所以我相信要十多、二十年,我们应该可做到(三年上楼)。”他说会尽力朝公屋三年可上楼目标进发,若供应足够,目标是可达,惟他暂时不会定出达成目标时间表,“只可说全力推进。”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李慧琼批评这说法是懒散,“居然回答要用十多、二十年,这是完全没理解到市民等上楼的痛苦。”她说平均每年公屋新个案是二万,只要政府做到每年公屋供应是三万,加上每年回收单位一万,十年已可以达到目标。

  陈帆称,短期内仍靠过渡性房屋、现金津贴、劏房租管等措施解决房屋问题。他亦会与发展局研究加快建屋程序,如缩短法定程序、造地工序等,料生地变熟地只需五至六年时间,房委会亦会在造地时展开设计工作。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