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央地密集谋划“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1-10-22 15:12:11


 

  在对重点行业进行改造的同时,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成为多地发力重点。例如,云南提出,打造面向省内、国内、南亚东南亚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鼓励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通过债券、股权基金等方式投资环保产业和绿色制造产业。陕西将加快编制《陕西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支持榆林、渭南、铜川、韩城等建设规模化副产氢纯化项目,形成2-3个千吨级燃料电池级氢气工厂。

  金融领域也在加大对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支持力度。Wind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首次推出碳中和债至10月21日,碳中和债累计发行规模近2000亿元,占到2021年境内发行绿色债券总规模的45%,其中工业低碳改造是重要募投领域。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将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着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融资,通过绿色专项再贷款、再贴现、绿色金融定向降准等绿色工具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业内专家认为,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业绿色低碳仍然面临产业、能源结构调整等现实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加快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改造,包括着力发展低碳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盲目发展,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推进绿色制造发展。

  毛涛表示,要聚焦重点领域,抓好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等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率先引导大企业节能减碳。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开展低碳供应链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大企业采购力量的作用,带动供应链中小企业节能减碳,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减碳的新模式,不断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碳排放水平。

  相关政策制度保障也需进一步完善。毛涛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对相关法律政策标准进行制修订,尽快形成制度体系,充分发挥节能减碳标准、用能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绿色税收等各种制度工具的作用,为企业节能减碳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刘向东表示,下一步需采取加速绿色转型和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推动金融产品和“碳足迹”挂钩,打造绿色生产应用新场景。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