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http://www.CRNTT.com   2021-10-29 08:43:31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文章认为,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进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到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高供给质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在中高端消费、共享经济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循环的效率,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构建新发展格局,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才能真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调节机制,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还表现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差距。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必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优质共享。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义务教育、养老服务、卫生保健、住房保障等基本民生问题上向乡村和偏远地区倾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长效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更高层次统筹,完善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富裕,而且是精神富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形成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文化氛围。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坚持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原则,严厉打击在发展过程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实现绿色发展。推进垃圾分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