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情感因素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如何掌握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的关系。
有新闻工作者这样分析说:从历史传统上看,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的思维与心理定式中,也更愿意接收传播主流价值观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正面报道。而负面报道是“集中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行为,即像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和自然灾害等类似的反常事件”,在官方传播中总是要用主流价值观进行纠偏。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让新闻成为一种商业模式,而现代选举制度的确立也需要媒体对执政者的全面监督,所以,以负面报道为主的新闻价值观一直占据主流位置。以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普利策新闻奖为例,除解释性报道奖、批评报道奖和社论写作奖基本属中性报道外,其余11项大奖均属纯粹的负面新闻,负面报道占获奖总数的78.6%。在美国,新闻报道重在揭丑、监督的观念由来已久。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镀金时代”,以“扒粪”核心理念为主的负面报道全面兴起。负面报道不但成了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标准,而且逐渐演变成了美国新闻报道观念的主流取向。美国作为20世纪开始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一方面其经济实力、科技教育水平、人民生活富裕程度一直名列前茅,但人们从新闻中感受到的却是一个案件频发、社会不公、黑幕重重的国家,人们很容易从美国人自己的报道中找到这个国家一团乱麻、混乱不堪的各种证据。①
我们认为,负面报道一定存在,不可回避,但是正面报道必不可少。中评社承担两岸关系的信任构建,不可能不做好正面报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两岸尤其是对台湾有利,当然要以正面报道为主,通过正面报道继续推动之,绝对不应该放大负面问题,看不见正面的,祇看得见负面的。我们认为,即使有负面的,看到了必须报道,但是目的还是为了正面的好。如果两岸关系任由负面情感主导的负面报道来驾驭,最终结局必然是悲剧。在两岸关系以及港澳问题的新闻报道上,我们不应该跟着西方的负面新闻的价值理论跑。中评社24年的实践,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反对全面负面报道的基础上,构建一定的正面报道架构。
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压抑、诱发、转移、强化人们对某种价值的需要。所以,中评社新闻情感因素在涉及两岸及港澳、国际的新闻活动中不可或缺。
4、中评社的新闻情感因素是坚决要排斥傲慢与偏见的。毋庸讳言,在两岸之间、在香港与内地之间,傲慢与偏见无处不在。如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台湾当局追随美国污名化中国大陆,非称为“新冠肺炎”不可,并且把在大陆的台胞、台商都视为病毒源。台湾的《联合报》看不下去,发表社论斥之为:“把台胞当成仇中对抗的筹码,把陆配当成歧视的对象。”该报并呼吁:“防疫要对抗的是病毒,要保护的是人民的健康。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要让傲慢和偏见蒙蔽了理智和心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傲慢与偏见是政府政策的态度,但是,媒体应该是遏制傲慢与偏见的压力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