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
http://www.CRNTT.com   2021-11-01 15:26:11


 
  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加速推进企业重组整合。“十三五”时期,先后完成12组24家中央企业的重组,新组建和接收了5家企业,中央企业的数量同“十二五”末比,由106家调整到目前的96家。重组成效明显。宝钢、武钢重组后,通过发展高端产品、淘汰落后产能,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当中发挥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重组,重组后的新集团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居世界造船集团第一,企业市场地位更加稳固,有效应对国际造船业整体产能过剩,提升了我国造船业国际竞争力。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重组,实现强强联合,切实增强中央企业在种源、化工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保利集团重组中丝集团、中国电科重组中国普天,有序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重组后,在综合运力、干散货船队运力、油轮船队运力、杂货特种船队运力、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等方面实现了多个世界第一,牵头成立新的航运联盟“海洋联盟”,在全国航运业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业化整合有效推进。专业化整合可减少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党的十九大以来,国资委以相关领域行业体制改革为契机,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等方式,稳步推动中央企业之间的专业化整合,取得良好成效。

  积极稳妥开展并购重组。2020年,中央企业在医疗医药行业并购金额总计162.9亿元,同比增长2.4倍。鞍钢与辽宁本钢强强联合,粗钢产能达到6300万吨,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位居国内第二、世界第三。中国远洋海运收购秘鲁钱凯码头等项目,积极布局全球支点网络,促进中国与拉美地区之间互联互通与经贸往来;同时,通过整合辽宁等地物流企业,积极构建点、线、网立体层面全程物流与供应链综合能力,全力确保国际国内贸易物流“生命线”循环通畅。

  瘦身健体成效明显。自“压减”工作开展以来,中央企业累计减少人工成本402亿元,减少管理费用337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由44.6万元增加到59.3万元,提升比例超过30%。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51家中央企业通过吸收合并、破产重整、对外转让等方式,剥离非主营业务252项,涉及资产共计495.7亿元。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2020年全年,中央企业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占全部投资比重22.1%,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完成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3500亿元。积极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创新能力和产业化等建设项目。组织国有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情况调查,推动在材料、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入推进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合作,推动包括5G等领域协同发展。积极稳妥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2020年全年,中央企业通过转让部分股权、增资扩股等方式,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合作接近400项,带动社会资本超过500亿元,通过资本合作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合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