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9日电/“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第四届‘绽放杯’大赛应用案例超过1.2万个。”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表示,工业互联网在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融合创新应用正加速拓展。
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74.7%和54.2%,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连接工业设备总数达到7600万台(套)。
变革制造业生产方式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成效报告(2018—2021年)》显示,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日益活跃,已渗透到包括钢铁、机械、电力、交通、能源等40个重点行业,形成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应用模式,变革制造业生产方式与企业形态。
“工业互联网让传统设计研发方式发生改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介绍,平台数字化仿真等功能为设计提供软件工具,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体对复杂工程和产品结构、性能等进行优化,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研发效率。
华为在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设计3年后,高端产品上市时间从70个月减少到20个月,中端产品从50个月减少到10个月,研发损失从25%减少到6%;上海外高桥集团利用3D模型协同管理系统,将复杂设备建模时间从原来的一天缩短至半小时,模型完整性、准确度显着提高。
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实时采集生产现场各项数据,优化设备监测、诊断、执行的管控水平,促进生产方式向智能化转变。在老板电器茅山智造基地的“黑灯工厂”,5G网络将车间生产设备参数上传至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边缘计算等技术,使24小时运作生产所需工人数量从200多人减至2人;中国商飞将5G、VR等与工业互联网融合使用,开展基于数据驱动的产品、设备、工装、物流等全过程管控,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
“虽然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较快,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鲁春丛告诉记者,一方面,包括数字化基础和高端工业软硬件在内的产业基础能力较薄弱;另一方面,深层次应用推进仍待加强。
为此,鲁春丛建议,要以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5G工业芯片与模组、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加速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