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海南基层调研:近1/4村干部与村民有冲突
http://www.CRNTT.com   2021-11-10 09:46:26


 
  另外,超过1/4的村民认为村干部选举没有充分体现民意。28.3%的村民认为,村干部主要是依靠家里有钱或家族势力大或与领导关系好而当选的。23.5%的村干部认为,在村党组织换届选举过程中,村民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淡漠思想。

  海南省委政研室调研组分析,从主观看,一是部分干部作风不严不实。思想作风不过硬,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树倒根存”,有些干部甚至利用职权、工作之便违规办事、拼命捞钱、与民争利,严重败坏党的形象,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调研显示,超过六成的村民认为,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积极、贪图享乐、高高在上、很少主动与群众交流沟通等,容易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二是部分干部对政策研究不深不透。一些干部对大政方针政策学习研究不够深、掌握不够准、贯彻不彻底,不善于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所思所盼,运用政策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而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向群众发号施令,决策时拍脑袋、面对群众时拍胸脯、出现问题时拍屁股。71.9%的村干部表示,在村务办理中偶尔与村民发生冲突,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政策掌握不熟悉不全面。比如,调研中发现,部分村干部对反季节瓜菜的补贴政策知之甚少,没有对村民进行有效指导,使村民无法及时享受相关政策福利。

  从客观上看,一是村干部考核没有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基层干部反映,上级部门对基层的考核,主要看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及信访维稳等指标,至于干部与群众关系好不好、联系群众勤不勤、群众是否满意,这些很难“量化”,干群关系好也难以成为政绩,这直接导致某些基层干部对做好群众工作的“动力”不足。

  有的基层干部表示,“如果只埋头做群众工作,与领导接触少,领导不了解你,将很难获得提拔升迁的机会。”有的村民反映,“对于一些基层干部来说,宁愿得罪一百个群众,也不愿得罪一位领导。”“现在一些乡镇干部看不到希望,加上乡镇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差,不少人想早点离开基层,根本静不下心来做群众工作。”76.5%的村干部认为,对村“两委”班子工作好坏评判的标准,最主要是看上级党委政府是否满意。超过一半(52.4%)的村民认为,村干部做得最多的是准备迎接各类检查和考核。基层干部们坦言,目前他们面临最大的压力是名目繁多的考核,常压得其喘不过气来,联系群众靠“挤时间”,为民办事“有心无力”。权责不匹配和考核错位,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获得之间有落差。近年来,我省农民收入逐年上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上,城乡在一体化均衡化发展方面依然存在差距,基层政府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在供给教育、医疗、养老等准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与群众期待存在落差,使农民产生消极与不满情绪,导致干群关系不和谐。超过半数村干部认为,影响干群关系的社会问题主要有群众就业务工难和收入低(69.7%)、群众养老保障水平低(51%)。超过半数村民表示,影响干群关系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就业务工难和收入低(64.4%)、看病难和看病贵(58.2%)。超过1/3的村民表示,影响干群关系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养老保障水平低(42.3%)、子女上学难和上学贵(39.1%)。调研过程中,有村民反映村内活动开展太少,缺乏与邻里交流的机会,“农闲时天天在家刷抖音”,而电影放映“两三个月才有一场”,且多以革命战争等主旋律题材为主,缺乏吸引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