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10日电/据文汇报报道,见证血液学发展的“中国方案”,第四届进博会上,中国首部血液学大型医学人文纪录片《创新攻坚——中国血液学发展史》重磅展映,该片系统梳理中国血液学40多年发展历程中几代研究者创新攻坚的重要历程,令不少医学教授感慨万千。
与病魔斗争,千难万险,曙光何在?聚全球前沿创新的第四届进博会上,诸多治疗新方案涌现。
救命抗癌药加速落地
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已达2.6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肿瘤高发人群。以多发性骨髓瘤为例,这是血液系统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我国发病率约1.6/10万,危及老年群体健康。
本届进博会上,药企赛诺菲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的重磅产品——新一代CD38单抗Sarclisa受到多方关注。通过与骨髓瘤细胞表面高水平表达的免疫治疗靶点CD38特异性结合,诱导骨髓瘤细胞死亡,从而发挥独特的抗骨髓瘤效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黄晓军表示:“近几年,受益于多种变革性产品的不断涌现,如CD38单抗、CAR-T等,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生存质量越来越好。”
创立170余年的辉瑞公司此次也有三款重磅创新肿瘤产品在进博会首秀:洛拉替尼、舒格利单抗和注射用醋酸地加瑞克,为我国众多肺癌、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辉瑞生物制药集团中国区总裁彭振科表示,辉瑞将在布局创新、加速将全球创新药引进中国的同时,积极探索与国内创新药企全新的合作模式。<nextpage>
创新疗法阻击心血管隐患
癌症虽然可怕,但从数据统计结果看,心血管疾病仍是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位死因,它可能突如其来,致人于死地。也因此,诺华首创的降胆固醇新药Inclisiran首次亮相进博会就引发关注。
这款药物是全球首款利用siRNA(小干扰核酸)机制降低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创新药。在初始治疗后3个月使用第二针,之后,患者每年仅需两次皮下注射即可获得降脂疗效,作用持续时间可达半年之久。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显示,我国高血脂人数已高达4亿人,约80%血脂异常的心血管高危患者仍无法达到指南推荐的LDL-C目标水平。LDL-C的长期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已知诱因,也是预防心血管高危事件的关键可缓解风险因素。
目前,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方法是使用他汀药物联合PCSK9抑制剂治疗,通常患者需要每两周或一个月进行一次皮下注射。siRNA疗法的创新机制能帮助患者更为便捷地实现血脂达标管理。据悉,Inclisiran于2020年12月11日获欧盟上市批准,在中国尚未上市,2021年7月在中国博鳌乐城先行先试,博鳌超级医院已完成全国首针注射。
“数”治慢病,构筑新生活
进博现场,新药竞逐。对此,不少医学专家均提及一点:包括肿瘤在内的各类疾病防治不仅仅关乎医生、患者及其家庭,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尤其要创新健康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实现早防、早治。<nextpage>
目前,大众的癌症主动筛查意识不足,各地筛查与诊治服务也比较碎片化,患者不知筛查、筛完不诊、诊完不治的情况经常发生。与此同时,我国约有6000家县级医院,服务约9亿人口。只有持续推进基层诊疗规范化,不断完善我国分级诊疗体系,才能提升总体癌症防治水平。
进博会上,罗氏中国与多家本土创新企业——华大智造云影、瀚维智能医疗、善诊达成战略联盟,共同推进癌症防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生态圈建设,提出基于已沉淀的医疗大数据,识别筛查出高危人群,幷进行疾病管理,共建以患者为中心的“三早”生态圈。
数字化赋能医疗,不仅限于肿瘤早筛领域。我国约有超过3万名多发性硬化患者。多发性硬化作为一种严重、终身、进行性、致残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如诊断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出现瘫痪、失明等后果。《2021中国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存质量报告》显示,多发性硬化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发病至就诊的时间平均超过1年;除复发住院患者外,定期随诊的患者不足一半,大量患者缓解期不治疗。本届进博会上,赛诺菲专为多发性硬化患者设计了数字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从早诊早治、规范治疗到定期随访的全病程管理。
“推动多发性硬化患者实现早诊早治非常必要,在缓解期进行规范化的疾病修正治疗,降低致残的发生率,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教授徐雁呼吁,希望更多患者积极利用数字化工具平台,做好定期随访、慢病管理,争取更好的控制病情,早日奔赴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