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劳务输出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劳务输出人员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权益保障、社会保险、基本生活补贴等政策支持,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之路。注重品牌培育,提高技能含量,切实加强劳务品牌建设,形成“塑造劳务品牌、消费劳务品牌、热爱劳务品牌”的良性循环,持续涌现高质量劳务品牌,助力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近年来,越来越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了乡村产业兴旺和当地就业。然而,资金、资源向来是创业中的难点、痛点。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发展生态,搭建友好的返乡创业环境,整合创业扶持政策,给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土壤”。为解决资金问题,应进一步打通融资渠道,为返乡创业群体提供保障。通过推出金融信贷政策、设立创新创业基金等方式,拓宽创业者融资渠道,为返乡创业群体提供融资便利。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出台优惠政策,整合资金大力推进乡村微工厂建设,吸引本地青年返乡创业,根据带动就业人数给予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扶持建设各类创业孵化基地,构建以创业大学、创业孵化器、创业加速器等创业平台为基础,以公共创业政策和创业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全民创业格局。通过荣誉奖励等方式,鼓励返乡创业者引导、带动更多人回乡创业和在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壮大产业,强化城乡融合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振兴乡村。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要借助工业优势,运用工业思维,谋划乡村产业发展。在乡村建设特色生产园区,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带动高新技术、高端人才、先进理念等向农业农村流动,从根本上为乡村经济注入活力,为城乡产业融合和乡村产业兴旺提供帮助。推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农民经营性、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
同时,改善环境,突出社区,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优化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环境优美的生态空间。发挥农村生态环境优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形成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实现乡村振兴。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于冠一、朱丽(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