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现阶段民进党分离主义表现及特征
http://www.CRNTT.com   2022-01-24 00:14:28


 
  第二,零和、非理性。民进党以“本土政党”自居,并以族群区隔为起点,加速推动政治认同的分化。有人认为台湾的政党政治就是“整党政治”,即“整死反对党”。“在选战中,政党及其候选人,多数采赶尽杀绝的手段攻击其对手。最常见的是各政党利用电视、电台、报纸、杂志、文宣资料及造势活动,以断章取义、以偏概全、造谣抹黑、揭人隐私、恶意栽赃或无中生有等等卑鄙手段,大有非置对方于死地不可之势。”⑰因此,民众所看到的民进党政治行为,如对泛蓝阵营不问是非的攻击,以及在文宣中越过道德界限对敌对政治人物进行的人格谋杀等现象,皆是民进党分离主义的非理性表现。

  第三,民粹、极端性。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民进党通过各种议题如“转型正义”等煽动民粹,形成各种有利于其分离主义的认同,形成全方位垄断的“合法”地位和越来越偏激偏“独”的强制性,“爱不爱台湾”成为衡量一切问题的惟一标准。在此逻辑下,即使纯医学领域的疫情防控也被涂抹上对抗、抵制大陆的色彩。民进党当局可以慷慨地将千万只医用口罩主动捐赠给美国等外国,但一只也不会送给大陆,甚至禁止对大陆出口。自认为以此就可羞辱、中伤、折损大陆。民进党分离主义的极端性在两岸经济交流方面也表现得十分凸显。

  第四,封闭、僵化性。民进党长期以狭隘的“本土意识”为外包装的“台独”宣传,造成了一个直接后果即“台独”话语权的确立,这使得“台独分离主义”成为最大的政治正确,主张“台独”就是“爱台”,反对“台独”就是“卖台”。这种情况直接压缩了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调整的空间。即使在岛内外形势发生重大改变、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的主题之后,民进党也祇能死抱着这样僵固的“台独分离主义”意识形态不放。台湾学者张亚中对于民进党分离主义面临的困境曾作出深刻的评论:“有两个因素让吸毒者难以戒毒,一是吸毒的习惯已产生趋力,即使想改,也难以自拔;一是吸毒后的快感,让其愿意继续浸淫。今日的民进党已陷入同样的情境,有的已经看出民进党的隐忧,但整个党的路径似乎已无法改变,祇得被迫继续下去;有的仍然认为民进党的路线是正确的,不仅要继续下去,最好再多加码。如同吸毒者不会在意自己身体健康已被危害、众人已经远离,却祇期待得到毒犯的青睐和继续享受吸食的快感。”⑱

  四、结语

  民进党在坚持分离主义立场的前提下,为因应各种情势会做出相应的策略性调整,但其“台独”的本质不变。从当年的“台独党纲”到后来的“台湾前途决议文”“正常‘国家’决议文”等,虽然民进党内部多次出现修改“台独党纲”的声音,但该党一直没有对其分离主义立场进行任何实质性的调整,在政党转型过程中也没有偏离由“渐进式台独”逐步谋求“事实台独”的基本轨道。换言之,当前在祖国大陆强大、持续的压力下,蔡英文当局通过“修法”“修宪”“文化台独”等途径来实施“事实台独”,这是现阶段民进党分离主义的表现所在。不过,历史终将证明民进党分离主义是没有未来可言的。“分离主义的台独主张一开始就是错的,作为谎言,它可以骗到选票;作为工具,它可以打败那些没有理念的国民党人,但由于它自身的理盲与矛盾,不论是来自外部力量的回击或是己方力量的斗争,它终究会崩解的。”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