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上海数据交易所是一个重大的探索,其聚焦的破解数据交易确权难、定价难、互信难、入场难、监管难等关键共性难题,也恰恰反映了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复杂性。如何科学合理地对数据归属权予以确认,如何确保数据流通过程中的安全、合法,这些既是数据交易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提高数据产品数量和品质的同时,要统筹数据开发利用、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让数据要素充分参与市场配置,释放数字红利,助力高品质发展。
2021年7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应在浦东建设国际数据港和数据交易所,推进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监督管理等标准制定和系统建设。
早在2016年4月,上海就成立了数据交易中心,这是上海大数据发展综合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5年多来,上海围绕“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抓住上海自贸区建设机遇,充分发挥先行者和排头兵作用,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汇聚全球资源,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领,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安全规范、繁荣有序”的原则,围绕“资源、技术、产业、应用、安全”融合联动这一主线,聚焦“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两个方面,创新“交易机构+创新基地+产业基金+发展联盟+研究中心”五位元一体大数据产业链生态发展布局,力争打造国家数据科学中心、亚太数据交换中心和全球“数据经济”中心,形成集数据贸易、应用服务、先进产业为一体的大数据战略高地。经过数据交易中心多年运作的经验积累和基础铺垫,如今成立数据交易所显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
在浦东开发当年的1990年11月,上海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证券交易所,随后为了助力“四个中心”的建设,上海又相继成立了期货交易所、石油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钻石交易所、航运交易所和环境能源交易所等众多交易所,这是上海打造国际贸易中心的题中应有之意。如今上海数据交易所应运而生,无疑将进一步加快上海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步伐,并有力助推全国的数字经济发展。目前上海还在全力打造“国际数字之都”,始终在全力推动数据顶层设计和数据要素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