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一带一路”新发力点
文章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必须有坚实的国内基础。这一基础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展示的魅力,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必要动力,正激励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来分享中国经验。
首先,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一带一路”理论和实践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更贴近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需要国内改革的深化,深化国内改革需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离不开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发展倡议。
其次,构建自由贸易区网络是“一带一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中国是区域合作的受益者,更是区域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推进者。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构建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积极融入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
再次,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比如“一带一路”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中欧班列,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寒潮里逆势增开,成为稳定全球供应链的“黄金通道”,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全球供应链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给沿线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一带一路”新结合点
文章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以更宏大的历史视角,面向未来探索新途径、找准结合点。
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衔接,推动来源多元化;增强产业“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加强海外利益安全保护。“一带一路”强调发展导向,但发展是漫长的过程,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就不能忽视安全问题,加速安全标准、发展标准的共建。
二是统筹国内和国际。以共建“一带一路”为标志,中国开放发展逻辑在不断升级: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开放发展,是中华民族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时代继续。从我向世界开放,到世界向我开放,从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如今是东西互鉴、南北包容,中国的开放观在不断升级。从发展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复兴,到发展自己也是发展世界,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中国的发展观也在不断升级。
三是统筹合作和斗争。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塑造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随着新科技和新兴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技术之争、数据之争、标准之争、知识产权之争预计将日益成为影响国际经贸乃至地缘政治的重要因素。“一带一路”赋予古代丝绸之路全新的时代内涵,其经济逻辑是合作共赢,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以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畅通安全的陆海通道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统筹存量和增量。通过打造优质的标志性工程,八年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形成了一大批民生项目和合作成果,不断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一带一路”在“铁公基”、天电网、陆海空、新基建各个领域,超越了企业“走出去”战略,它让中国元素全方位“走出去”,作为建立中国与世界深入而全面互动的新途径,具有更大的未来担当。
五是统筹整体和重点。通过构建全方位开放体系,“一带一路”更具时空、内外、陆海、东西四大要素的统筹使命,在开放主体、开放对象、互动形式、开放心态四个方面实现“升级”。“一带一路”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提升规则标准等“软联通”水平,聚焦基础设施发展融资,通过创造和培育市场,彰显中国发展模式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