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13日电/据经济日报评论,临近年末,有关保险资金放开投资限制的政策明显提速。11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出《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紧接着又在19日发出的《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投资债券信用评级要求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取消了保险资金可投金融企业(公司)债券白名单要求以及外部信用评级要求,为保险资金进一步投资实体经济领域拓宽了道路。12月3日,银保监会再度印发《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出借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表示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可以直接参与证券出借业务,将保险资金正式纳入出借人行列。12月10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出炉。
短时间内如此大力度放宽保险资金投资相关范围,在保险资金投资管理历史上幷不多见。这一是“放管服”保险资金监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更多的空间交还给市场主体。二是说明保险资金已经聚集了更大能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拳脚。据银保监会数据,2021年三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4.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资产管理方面,目前有3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业运营,通过发行保险资管产品、受托管理等方式管理资产总规模约18.72万亿元。
事实上,监管层为保险资金发放证券出借人通行证还另有一番深意。证券出借业务是境内外资本市场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的常见交易制度,发展较为成熟。现在放宽保险资金投资,不仅有利于丰富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更好发挥保险资金机构投资者作用,优化资本市场供需结构,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而且也是保险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方面,保险机构持有债券、股票等证券资产持有期限较长、存量规模较大,具有盘活存量资产、提升投资收益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保险业务发展明显放缓。所幸的是保险业发展的另外一个轮子——近年来保险资金投资的收益不错,特别是在资本市场进一步向好的大背景下,投资业绩颇为喜人。以2020年为例,险资全年投资收益率达5.41%,大幅超越2019年的4.94%。不少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都创下历史最高或逼近历史最好水平。从这个角度看,监管层选择此时发放证券出借人通行证,可谓正当其时。
可以肯定的是,险资获准出借人资格后,不仅将显着提升其在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地位,而且还将为保险业长期稳定发展打开新的聚能渠道。(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江帆) |